美術長廊

中國古代的小朋友──嬰戲圖(三)

《小庭嬰戲圖》

圖繪四個在庭院中嬉戲的小男孩,地上攤放著各種玩具,其中兩童似正為一件玩具發生爭執,一童夾在中間勸架,另一童則跑開。畫法精工細膩,四童神態各異,生動的傳達出孩稚憨稚頑皮,和樂善良的天性情態。背景為湖石修篁茂草,人物服飾衣紋皺折明顯,設色協調柔和,整幅畫充滿稚氣祥瑞的氛圍。

《蕉石戲嬰圖》

宋代小品畫中風俗畫的代表之作,圖中兒童們玩著各種遊戲,有男童,也有女童,兒童形象質樸、純真。作者用成熟的技法具體而微地表現出不同遊戲中兒童們的不同情態,神態捕捉準確生動,刻畫精細,栩栩如生。

《雜技戲孩圖》

圖中雜技藝人正施展絕技,口中唱詞,手中擊節敲鼓,兩個小兒被深深吸引住,目不轉睛的觀看。藝人面容文儒善良,小兒眼光專注稚氣,刻畫的非常自然,體現出畫家細緻入微的觀察力和高超的的藝術表現力。

《傀儡嬰戲圖》

畫童子四人,湖石前一童隔著布幔,專心致志地操作提線木偶傀儡,正在表演跳鍾馗的民間宗教儀式。台下圍坐有打點鼓、敲牙板及作逗趣狀的三名童子,身著卍字文背繡團龍文服飾。庭院中石板曲徑,花木繁盛,蜂蝶飛舞,芳草茵茵。人物描繪鉤染細膩,孩子們專注又認真的神態讓人不由的懷念起兒時的無憂時光。

夾頭榫直棖半桌自五代以來即用於飲饌,明代多稱酒桌。夾頭榫是案體結體常用的一種結構,是受到大樑架柱頭的啟發。腿足上端出榫並開口,中夾牙條、牙頭,出榫與案面底面的榫眼接合,可使腿足更加穩固。鑲雲石桌面與壺門式圓腿漆凳均屬明式,此圖很可能出自明人之手。@

參考:《臺北故宮》

(點閱【中國古代的小朋友──嬰戲圖】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