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中共欲治5000河 且看碩鼠生幾多

人氣 5

【大紀元2011年07月28日訊】(新紀元週刊記者韋拓綜合報導)在中國大陸七大水系嚴重污染,生態、生產、生活遭重創的嚴峻形勢下,中共最高班子不得不開會討論對策。但一個獨裁利益集團,如何能五年治好5,000條河呢?史實告訴我們,中共的「舉措」,不過是其統治危機的又一次焦慮罷了。

就在海內外一致為中共前黨魁江澤民慶死的歡鬧聲中,中共現黨魁胡錦濤、溫家寶卻主持了中共最高級別的「水利工作會議」。足見「水」對滅江和中共企圖自救之重要。此時開此會,耐人尋味。

60多年才想起治水

新華社報導說,中央水利工作會議7月8日至9日在北京舉行,胡錦濤在會上講話,表示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力爭通過5年到10年努力,從根本上扭轉水利建設明顯滯後局面。胡稱「興水利,除水害,歷來是治國安邦的大事」。並稱新形勢下,「發展和水資源的矛盾更加突出」。8個中共常委到會,可見重視程度。

《京華時報》解讀說,這次會議是中共建政以來「首次以中共中央名義召開的水利工作會議」,「會議對事關經濟發展全局的一系列重大水問題作出安排部署,出臺了一系列重大舉措推動水利實現跨越式發展。」


媒體報導及研究表明,中國各大河流污染日益嚴重。圖為2011年6月20日位於中國武漢的揚子江。(AFP/Getty Images)

召開此會的背景是:「從2007年川渝百年不遇大旱到2010年西南五省區特大春旱,從2008年南方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到2010年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從江西唱凱堤潰堤到每年汛期數座小水庫垮壩,頻發多發的極端天氣事件給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嚴重影響。」

具體治理的範圍:流域面積200平方公里以上、有防洪任務的5,000多條中小河流的重要河段,300多座大中型病險水庫和2萬多座小型病險水庫,2,000多座大中型病險水閘,洞庭湖、鄱陽湖重點圩垸和蓄滯洪區;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區和災害易發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範圍487萬平方公里,涉及 2,058個縣(市、區)。

水利部如是說

據中國水利網報導,6月15日,水利部副部長、中小河流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喬勇主持該小組第一次會議。

喬副部長說: 「中小河流治理社會關注度高,必須把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成黨和人民的放心工程。」先讓「黨」放心,然後才讓「人民」放心,可以理解,因為他是黨任命的,不是人民選的。不過他又說「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管理難度大」,他想怎樣讓黨放心呢?

他對五個方面用了「完善、加強、抓好、強化、做好」這些毫無意義的「虛」詞。五年後如果沒做到,他好拿另一批虛詞對付。

比如,喬副部長去年12月25日在全國水利工作會議上總結過:「黨和國家領導人民開展了波瀾壯闊的水利建設,六十年一甲子,水利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誰知此人半年後又承認:「去年嚴重的洪澇災害,暴露出中小河流成為防洪重點薄弱環節。」

中共治水背景

據中國百科網披露:目前全國80%以上的城市河流受到污染,許多大江大河的城市段已達不到Ⅲ類水水質標準。據全國2,222個監測站的統計,在138個城市河段中,符合Ⅱ、Ⅲ類水質標準的僅佔23%,超過Ⅴ類水質的佔到38%,能飲用的地面水已所剩無幾。其原因就是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未經任何處理排入河道。河流污染使魚蝦生物基本絕跡……一些對人類有益的或有潛在價值的物種消失。

《南都週刊》2010年11月3日報導,湘江流域集中了湖南省六成人口和七成左右的國內生產總值,亦承載了60%以上的污染,是目前中國重金屬污染最為嚴重的河流。

數十年的污染史與治理史相伴相隨,各路專家開出的藥方也五花八門,但越治理越嚴峻的現狀令人擔憂,究其原因有三:一是資金空缺巨大;二是技術尚未成熟;三則涉及地域太廣,政府與政府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政府與企業之間利益勾連複雜,並非一盤棋局。

治水工程:又一具貪官搖籃

貪官永遠都不會放棄工程機會,且不說政績工程、形象工程、救災工程,就連有慈善性質的希望工程、扶貧工程他們都不放過,高利潤的土木工程、路橋工程更不會放過,這回看見胡溫要砸鉅資開始的5,000河治理工程,他們能閒著?

中共水利會議提出,「用五年時間,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增加政府投入,多管道籌集建設資金。」聽了這句話,所有能與治河沾邊的官員,都會像打了嗎啡一樣手舞足蹈。

看看中國工程招標網2011-07-08的公示:

邳州市(江蘇)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勘察設計招標公告(節選)

資金來源:國內政府資金

工程概況:

1、汶河治理:對全線16.07km進行綜合治理,設計防洪標準20年一遇,排澇標準五年一遇。

下段:邳蒼分洪道口~四戶段疏濬河道8.27km,加固堤防16.54km,河道防護3.1km,沿線建築物九座。

上段:四戶~蘇魯邊界段,疏濬河道7.8km,加固堤防15.6km,河道防護2.1km,沿線建築物七座。

2、白馬河分洪道治理:對境內7.5km全線綜合治理,河道疏濬結合堤防加固7.5km,拆建及加固穿堤建築物15座。

3、三溝河治理:對境內7.67km全線綜合治理,疏濬河道7.67km,加固堤防15.34km,15座穿堤涵洞改建,一座涵洞廢棄封堵,兩側堤頂修築泥結碎石防汛道路。

A標段:汶河上下游治理,總投資約為5,805萬元;

B標段:三溝河、白馬河分洪道治理,總投資約為6,027萬元。

乖乖,原先說:要想富,就修路;現在可以改了:要想肥,就下水。名不見經傳的三條地方河治理,就要砸1.2億,5,000條河呢,哪個貪官不會算數?

正像《南都週刊》對治理湘江擔心的那樣,「前車之鑒猶在,此次由國家財政項目撥出的百億治理經費,能否換來一劑良方?或是一如往常流入各類名目的錢袋之中,重疾湘江能否治癒?」

《南都》的擔心絕不是杞人憂天,有中共監察部的報告為證:

《京華時報》2011年05月18日題:78名廳局級幹部倒在工程上,違紀受處分涉案金額近30億。

報導說,中紀委監察部2009年9月到今年3月,共受理工程建設領域違紀違法問題舉報3.31萬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萬1,273人,其中廳(局)級幹部78人,縣(處)級幹部1,089人。六起案件做出死刑或無期判決。

中央工程治理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監察部副部長郝明金通報了20起典型案件,這些案件發生在20個省(區、市),出現在工程決策、土地出讓、招標投標、工程發包、物資採購、資金運作、工程款結算等多個環節。

郝明金表示,領導幹部違反規定插手干預工程建設項目牟取私利、索賄受賄的案件也將重點嚴肅查辦,包括主管部門和監管部門工作人員以權謀私、瀆職侵權等案件,深挖細查重特大品質安全事故背後的腐敗問題。

中央黨校反腐專家林哲說:工程建設領域的確是腐敗的「重災區」,任何一個幹部到這個領域任職都可能在招投標中洩標、受賄,這說明腐敗在這裡已經形成了內在的慣性……制度缺陷還沒有得到及時彌補。

時間和空間都證實,中共的制度缺陷是無法彌補的,連監察機構也都是搞笑的——「中央工程治理領導小組」並不是治理工程的,而是抓貪官的,專抓工程貪官。就像養驢的,專門僱個人抓拔橛子的,天下人看了都為之恥笑。◇

本文轉自233期【新紀元週刊】「焦點新聞」欄目
http://mag.epochtimes.com/b5/235/9647.htm

新紀元雜誌PDF版訂閱(52期10美元)

相關新聞
中國水污染危機造成沿海癌症村現象
中國水污染的代價與省思
中國長江三峽水庫藻類污染嚴重
中國漢江發生污染  湖北部分地區飲水困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