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傳珩:大連「拒絕PX」衝擊波的啟示

——「街頭維權」改變中國

牟傳珩

人氣 17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8月28日訊】今年8月8日,颱風導致大連海堤潰壩,福佳集團劇毒化工罐告危,外界質疑PX洩漏,故而一度引起大連人大逃亡。然而,福佳大化PX廠卻拒絕媒體介入,有媒體披露,福佳集團董事長王義政揚言:誰把記者放進來,就要誰的命。8月9日晚,大連市委、市政府專門召開會議,討論福佳PX項目。新華社報導:當地政府稱,福佳大化PX儲罐沒有發生洩漏。當天晚上,中央電視台新聞「1+1」欄目預告將播出有關大連PX節目——「高危項目別低調運行」,但隨後該節目即被封殺,代之以重播前一天的「焦點訪談」。此舉,激化了民眾的強烈不滿,紛紛質疑福佳PX項目的背景及權力的干預。為此,部分大連市民在網絡上提出,效仿廈門市民集體走向街頭「散步」維權,到人民廣場「放風箏」。

大連「街頭維權」創新版

8月14日,大連數萬民眾自發聚集到人民廣場,抗議政府違背化工安全條例,將生產有毒化學品對二甲苯的化工廠建在居民區附近。他們不分男女,扶老攜幼,前往市府前的人民廣場抗議,打橫幅,喊口號,唱國歌。幾條馬路上人山人海,波浪一樣湧動。雖然官方出動大批武警層層包圍,民眾卻毫不畏懼。抗議隊伍中,有人拉起「PX不滾蛋,大連就完蛋」的橫幅,有人戴上防毒面具或寫有「拒絕PX」的口罩,連兒童都舉起「PXOUT」的標語,甚至狗也掛上了「福佳PX滾出大連」的牌子。

面對浩浩蕩蕩的抗議民眾,大連政府妥協了,市領導當場向民眾保證一定搬走PX廠。但民眾當即追問搬走的時間,市領導沒敢答覆,民眾齊聲高喊「滾蛋」。晚8點鐘後,武警開始暴力清場,使用催淚彈驅散人群,有多名市民被打傷和抓捕。有市民稱:這是「六四」以來,北方城市最大的一次示威集會活動。該活動引發海內外輿論高度關注,聚集了全體國民的聲援熱情。

在此次抗議中,當局在網絡上不斷刪除微博信息,封殺網友的言論,諸如「大連」、「散步」、「PX」等字眼均被列為敏感詞,大批現場照片被遮罩。但網民們與當局打起網絡擂臺,留言被刪,他們即再留言,令微博上的有關消息刪之不盡。有些網民為防遮罩、封殺,使用了很多新字眼,連「倫敦騷亂」都用上了。當局急不可耐,於是將播放該事件視屏的微博號碼統統封了。大連電視台的一個記者在微博上寫道:「民智已開。歷史不會開倒車。」這表明體制內的記者也加入到民眾抗議的行列。

廈門、上海街頭「散步」效應

記得《南方週末》曾將2007年年度人物獎頒給「廈門人」,就是因為廈門數萬民眾上街「散步」,抗議PX項目,最終迫使市府妥協。這為中國集體維權時代的到來,為公民正當性抗爭,為理性維權,提供了十分成功的模式,並產生了垂範效應。

2008年1月12日,上海民眾受廈門「街頭維權」激勵,萬人為拒絕「磁懸浮」上街,以「散步」方式集體請願。此舉成為當時中國的重要新聞,對「街頭維權」有極大的號召性,令官方十分緊張。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當時批示:冷處理,徐圖之,慎用警。但隸屬於上海市委的《解放日報》隨後卻發表社論,竟把市民散步請願定性為「街頭政治」。該社論稱「表達自己的意見或是訴求,一定要走正常管道,一定要嚴格守法……決不能採取類似『街頭政治’那樣一種過激方式來表達意見和訴求,那只能破壞我們和諧社會的穩定之基,這種傾向一定要防止……我們也要頭腦清醒、堅決反對。」對此,網上輿論認為,這篇社論類似1989年《人民日報》「四二六社論」,要旗幟鮮明的反對「街頭政治」。

這些年來,中國當局一直將公民上訪、請願、聚會、遊行斥之為「街頭政治」,對之保持高度警惕,視之為敵,畏之如虎,一見苗頭便隨即鎮壓——制止在萌芽狀態。由此可見,當今官方對民眾極其恐懼,敵視民眾正當行使公民權利。但正是這種思維導致了中國今日惡性公共事件井噴似地爆發,上訪變成了蘑菇雲。

從蘇州「乘涼」到南京「靜坐」

受廈門、上海「街頭維權」垂範效應影響的又一個典例,是發生於去年7月的蘇州群體事件。當地民眾為通安片區的拆遷向政府要說法,「乘涼式散步」維權持續長達10餘天。他們以群體街頭乘涼、留守、圍觀方式向政府展示力量,當時上海正舉辦世博會,令當局大為恐慌,出動大批軍警鎮壓。而蘇州人以人流循環式——「你來我走,你走我來」的軟抗爭方式應對,既抗爭又保護了自己,最終迫使政府作出某些讓步。

今年3月,南京當局因修地鐵,砍伐有歷史意義的梧桐樹,引起海峽兩岸民間不滿。南京市民為此發起「捍衛梧桐樹」靜坐示威集會,可謂一個更為經典的「街頭維權」範例。儘管當局採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向關注該事件的國民黨立委邱毅認錯,表示不會再砍梧桐,同時又逐一對集會倡導者提出警告,禁止集會,並大肆封網刪貼等等,但當局仍擋不住南京市民街頭靜坐抗議。此次抗議以「80後」大學生和網民為主,近千名年輕人不懼當局恐嚇打壓,沒有旗幟、口號,而用和平與微笑向當權者表達不滿。這場抗爭最終獲得成功,為中國「街頭維權」書寫了新的一頁。

如今,中國民眾街頭抗議事件已經常態化。據中共官方統計,去年全國抗議事件達127,000起,平均每天347起(100人以上的才算群體事件)。按照中國官方的定義:「參與人數在300人以上、1000人以下,為重大群體性事件;參與人數在1000人以上,為特別重大群體性事件」,今年來,平均一週內至少有一起重大群體性事件,而兩週內至少有一起特別重大群體性事件。8月17日,山東濟南剛剛發生一起兩名員警因毆打兩名修車老年夫婦而引發的群體激憤抗議事件:市民將肇事者從車中拖出,肇事女獄警被迫下跪道歉,相關照片、言論踢爆網絡。

民眾「街頭維權」的新取向

從廈門抵制「海滄PX項目」,萬人上街散步,到今日大連「拒絕PX」衝擊波的最新版本,中國民眾理性、和平的抗爭,引發海內外網民的聯合互動,並且這些抗爭都獲得了某種程度的成功,特別是聚焦了社會輿論,贏得了大眾的普遍聲援。如此公民「街頭維權」的和平抗爭,具有法理與道德的雙重正當性。

在當今中國,民間維權運動,是實現憲法、保障人權的重要途徑。儘管現行憲法更多地體現著執政者的意志,但其在形式上所承諾的公民權利,足以成為現階段中國公民「街頭維權」的法理基礎。國家憲法明確規定,公民對任何國家機關和公務人員都有監督和提出批評、建議的權利,公民有言論、集會、遊行示威、充分表達自己意願的權利。現代社會的法治秩序,是在民權與官權的博弈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對於民間維權運動而言,學會以最少的成本投入,贏得最大效益的發展,是關乎維權命運生死存亡的關鍵。雖然有些公民以極端的暴力的方式維權——由於社會高度不公及公民權利被剝奪所至,但這種不計代價的維權,不僅偏離了「和平維權」的原則,而且成本過大,更易為政府鎮壓提供口實,反而傷害維權運動。而本次大連「拒絕PX」的街頭維權,體現了民權與官權博弈的新局面:理性、和平,以最少的投入,贏得最大的利益。

公民正當性抗爭越來越成熟

從廈門、上海街頭「散步」,到蘇州「乘涼」、南京「靜坐」,再到如今的大連「街頭維權」創新版,都顯示了民眾群體的力量。這些抗爭因「公開」而有號召力;因「和平」而有秩序,有效地提升了公民的言論、集會、遊行示威等各項憲法給予的權利。正當地表達訴求(特別是借助網絡平臺,如「推特」、「面書」以及手機短信等同時發聲,迅速聚集民眾),不使用過激的政治性口號,儘量減少與軍警衝突,是成功的抗爭經驗。特別是這次大連萬人走上街頭,和平有序,甚至沒人踐踏公共草坪,更有自願者在示威後,拿著塑膠袋主動撿地上的煙頭和紙屑。再有,此次抗爭中,民眾創造了許多有深度有智慧的標語、口號與廣告,致使政府處於進退兩難的尷尬。中國公民的正當抗爭,越來越趨於成熟,顯示了維權運動和平、理性、群體、智慧、有責任感的健康趨向。

公民維權運動的根本目的,在於爭取公平與正義的法治社會。在這個過程中,公民通過爭取合法權益,促進社會規則的改革與資源的再分配。「街頭維權」的前景,在於全體國民的政治自覺,形成足以制衡官權的公民社會。一個正義的社會,應具有這樣的道德與法律的保障:當公民的權利被輕視與傷害時,社會將提供表達和抗爭的平臺;人們為正義與尊嚴而抗爭,將會贏得普遍的尊重與聲援。然而不幸的是,今日中國沒有這樣的社會環境與機制,於是一場場悲劇不斷發生;於是那些被強迫「沉沒的聲音」,只能演化成「蘑菇雲」。

文章來源:《中國人權雙週刊》

相關新聞
大連萬人抗議PX 標語橫幅顯創意(48圖)
大連抗議PX 民眾:遊行被默許涉內鬥
大連工廠續產PX石化 民眾憂搬遷成泡影
橫河:大連對PX工廠的抗議及其後效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