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方法

亞洲教育「特色」 優勢和弊端同樣明顯

【大紀元2011年09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睿澳洲編譯報導)在墨爾本的格蘭坦研究所(Grattan Institute)日前舉辦的東亞教育研討會上, 來自美國俄勒岡大學的亞洲教育專家趙勇(Yong Zhao)博士在會上發言警告說,儘管亞洲教育創造了奇蹟, 見證了像中國、新加坡和韓國學生在國際上排名攀升至領先,但這一切都有著巨大代價。

雖然在西方,人們往往美化和誇大亞洲背景學生的成功,但事實上,東亞學生很苦,心理壓力大,而且缺乏社會經驗和情感的培養。趙教授本人赴美之前親身體驗了嚴格服從權威人物、嚴守紀律和專一標準化試題測試的亞洲教育。

美國「虎媽媽」蔡美(Amy Chua)嚴厲的教育方法引起社會關注。趙教授說:「東亞教育工作者對所取得的成就不感到那麼高興,他們關注的是還有甚麼目標還沒有達到。例如,他們看到學生們的信心不足,缺乏創造力、創業精神和想像力。儘管如此,西方國家也可以從亞洲模式學到一些東西。他們(亞洲教育)有很好的教學課程設置,有非常有效的傳遞知識的教學途徑,並能充分利用課堂時間。」

在中國,學校被禁止在週末開課,但由於教育成果的重點圍繞學習成績,所以家長就自己安排聘請教師,請老師在酒店開課。趙教授稱,這是非常愚蠢的做法。東亞模式使有中國背景的學生在澳洲紐省重點高中排名領先,這也促使美國大學和學院改變錄取選擇標準。

趙教授表示,許多人知道東亞裔學生以高分考入大學,但之後會落後。在美國,亞洲人占約2%的人口,但卻佔著名常春籐盟校的25%的名額。可最後,只有非常非常少的人在世界500強企業獲得就業機會。人們評價他們如何缺乏信心,如何缺乏創業技能,如何缺乏與團隊一起工作的能力。

標準化入學測試很容易被操縱。趙教授稱,美國大學和優質的學院實際上在努力改變他們的錄取生源的過程和標準,不單是看學生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多的好大學已決定不使用標準化測試來錄取學生。

(責任編輯:李熔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