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陽光

浮生行吟:兩支手機

春風和煦、鶯飛草長的好時節,趁著課堂的空檔,正在辦公室批改作業,忽見巡堂老師悠悠而來,他交付一支手機,搖頭苦笑道:「貴班J又違規了,上課時間在玩手機遊戲,真的是無可救藥!」待我頷首致意後,他便匆匆離去。隨即將手機置放於抽屜中,正好和我自己的擺在一起,兩支手機並列,形成強烈的對比,很有意思……

J的手機新潮、時尚,名為「智慧」機型,據說它功能齊全,價格不菲,能滿足日常生活中各方面的需求,是目前最熱門的新寵。反觀,我的則老派陳舊,只有基本配備,列入陽春、簡陋之屬,價格當然不可和J的等量齊觀了。然而,兩支手機兩樣情,一支不斷的帶來困擾,另一支則總是恰如其分的發揮效能,顯而易見的,關鍵在於使用者的觀念與態度。

隨著科技文明的進展,二十一世紀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種種創造、發明不斷的推陳出新,各類奇技淫巧也比比皆是,許多人置身其中載浮載沉、隨波逐流,終致迷失了本性、無法自拔。如同《荀子》修身篇所言:「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不能役物,反倒為物所役者,心為形役,身為物累,惶惶不可終日,落得可悲又可憐。

而役於物,「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就成了煩惱、痛苦的根源。我們總是分不清楚到底是「想要」還是「需要」,而跟著一窩蜂的追時髦、趕流行。如果有機會,仔細的觀察整個生態,可以發現:動物為實質的「不足」而取食、而搶奪,溫飽之後,牠們常在盡情的嬉戲、曬太陽;但是,人類卻常因慾望的「不滿」而敵對、而爭戰,以致烽火漫天,無日無之。

更匪夷所思的是──人們對於物質的追求,已到了奮不顧身、走火入魔的地步。競尚更新的產品,以致囫圇吞棗、不求甚解;擁有更多的數量,卻因無所適從而徬徨、踟躕;佔據更大的空間,反倒備感空虛寂寞;迷信更快的速度,竟然在多出來的時間裡大嘆無聊。凡此種種,無一不充滿詭異、矛盾,然而,更荒唐的是這些竟成了全球共識,被夸夸其談、津津樂道。

十五歲的J少不更事,抗拒誘惑的定力,還有待加強;那麼,已屆中年的我半生流轉,略勝一籌實不足為奇。只是,此後在生命的旅途中,要面對的考驗與試煉,又何止這一端呢?兩支手機靜默不語,卻做了有力的警示,但願自己在舉世滔滔、物慾橫流的滾滾紅塵中,逐漸修得「磨而不磷,涅而不緇」的堅強,不被表象牽制、綑綁,擁有真正的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