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成語典故:亡羊補牢

【釋義】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意思是羊跑了再去補圈,還來得及。比喻出了問題後想法補救,防止遭受更大的損失。

【例句】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只要吸取教訓,還是有前途的。

【近義;反義】見兔顧犬 知錯就改;未雨綢繆 知錯不改

這個成語,出自《戰國策.楚策四》。戰國時期,楚襄王請回大臣莊辛,讓他挽救楚國的危局。莊辛看到楚襄王有悔過之心,便給他講了個故事:

從前,有人養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發現少了一隻羊,仔細一查,原來是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狼鑽進來,把羊叼走了一隻。

鄰居勸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人不愿接受勸告,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幹甚麼?」

第二天早上,他發現羊又少了一隻。原來,狼又從窟窿中鑽進來,叼走了一隻羊。他很後悔自己沒有聽從鄰居的勸告,便趕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從此,狼再也不能鑽進羊圈叼羊了。

莊辛又給楚襄王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認為楚國都城雖被攻陷,但還有幾千里國土,只要振作起來,改正過錯,秦是滅不了楚的。楚襄王聽了,便遵照莊辛的話去做,果真度過了危機,振興了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