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探源:「樹倒猢猻散」的由來

陸真
font print 人氣: 1011
【字號】    
   標籤: tags:

明朝人陶宗儀,他編撰了一本書《說郛》,書中記載有如下一則故事:

南宋時,有個人名叫曹詠,因為和丞相秦檜有密切的關係,因此當上了大官。他家鄉有不少人奉承他,巴結他,使他非常得意。

可是他的大舅子,名叫厲德新,為人正義,不買他的賬。這厲德新在家鄉當個「裡正」(類似村長或鄉長),曹詠認為:厲德新區區小吏,膽敢對自己如此無禮,於是懷恨在心,指使當地縣官,給厲德新施加威脅,處處刁難他。可是,厲德新始終沒有屈服。後來,秦檜死了,依附秦檜而得勢的人,紛紛隨之垮臺,曹詠也被貶官到新州(今廣東新興)。

這時,厲德新便寫了一篇賦,題目是《樹倒猢猻散賦》。猢猻,即猴子。文章把秦檜比作一棵大樹,把曹詠等人,比作一群猴子。猴子們靠著大樹蔭庇,作威作福。如今大樹一倒,猴子們只得四散逃走。這是一篇很深刻、辛辣和幽默的文章。厲德新把它寄給了曹詠。被貶在新州當官的曹詠看了,氣得七竅生煙,但此時,他的靠山秦檜己倒,也無可奈何。

另據《七修類稿》(編撰者郎瑛,也是明朝人)說:秦檜未當官時,曾經是個私塾教師,生活比較清苦,因此頗有牢騷怨憤。他寫過兩句詩:「若得水田三百畝,者(這)番不做猢猻王。」秦檜把私塾中的學生,比作猢猻,而自比為「猢猻王」。所以,厲德新把依附秦檜的那幫小丑比為猢猻,不僅是言之有據,而且也更增添了擊中要害、一針見血的諷刺效果。再說,秦檜的「檜」,又恰巧是一種樹木的名稱。由於這篇諷刺文章,再恰當不過,並富有妙趣,於是《樹倒猢猻散賦》就為當時的人們,所樂於閱讀和引用,「樹倒猢猻散」便逐漸成為一個成語,而流傳了下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董賢是西漢時的一位侍中(官職名)。他十分善於阿諛奉承,深得哀帝寵愛,屢次得到封賞提拔,22歲就當上大司馬。
  • 這個成語,出自《南齊書.庾杲之臨終上世祖表》。唐朝中期,中央統治權力日益削弱。
  • 從前,貴州一帶沒有驢子,有個好事的人,用船運來了一頭毛驢,把它放牧在山腳下。
  • 傳說杞國有個人總愛瞎猜疑。
  • 這個成語,出自《史記.范雎蔡澤列傳》。須賈和范雎,共同輔佐魏王,但范雎的品行、學識都在須賈之上,因此,須賈很嫉妒他,總想加害於他。
  • 這個成語,出自《國語.吳語》。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了越國和齊國後,便與魯、宋、晉等諸國的國君,在黃池相會,準備在會上以強大的威勢,壓服晉國,取得霸主地位。
  • 想到當年在漢武帝面前誇下海口,李陵無地自容,對天長歎。
  • 這個成語,出自《戰國策.秦策》。戰國時,魏國大臣龐蔥,要陪魏王的兒子,去趙國都城邯鄲作人質。龐蔥深知魏王容易偏聽偏信,擔心自己一走,國內那些反對他的人,會製造流言蜚語。
  • 西晉時,有一個漁夫,沿著小溪,划船打魚時,不知不覺走到桃林的盡頭
  • 葛天氏是傳說中的古代帝王,據說還在伏羲氏之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