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心理
心理學家解釋青少年的假期焦慮
許多學生都盼望著放暑假,因為這是他們可以逃離學校、放鬆身心的時候,但並非每個人都是如此。 有些學生害怕必須參加的暑期課程,還有些學生可能會因為無法見到同學而感到孤單。
孩子愈大越難管教 專家提醒千萬不要硬碰硬
很多媽媽問我,現在孩子精得很,挑戰叛逆的語言一堆,連很小的孩子都會挑戰權威,好難教!情緒就像一顆球,孩子丟出來,當爸媽的應該要適時轉化這些脾氣,千萬不要用情緒硬碰硬,不然過一陣子你就會在孩子身上發現自己的影子。
親子疏離?這些情感虐待父母無意間都常做
編者按:情感忽視會演變成情感虐待,但忽視與虐待之間的關係如何界定?父母與孩子之間親子關係是人生中的一門重要課題,這一篇章,讓我們與《欠缺母愛的孩子,你的傷好了嗎?》 一書的作者來探討,如何在過與不及的情感中,取得應有的平衡。
孩子我該如何保護你 (下)
上2篇介紹了性別認同教育引起的爭論和家長們的不安,那麽如何才能保護孩子接受健康的教育?兒童心理學專家陳彥玲博士給出了一些建議。
孩子我該如何保護你 (中)
上篇我們講了2個故事,2個孩子的父親都因爲「安全學校聯盟計劃」中所謂的「性別認同」而將孩子帶回家自己教育。那麽「性別認同」是什麽?專家又是如何解讀的呢?
孩子我該如何保護你 (上)
澳洲新州教育部編入公立學校學齡前教育課程(Preschool Education)的無偏見教育(anti-bias education),正在對幼教教師灌輸性取向和性別認同的觀念。而當幼兒園對兒童灌輸這些觀念時,卻不需要得到家長的許可,孩子的父母甚至完全不知情。
「你不是我的朋友!」——關係攻擊早在學齡前就開始了
關係攻擊,是通過解除友誼、排擠和其它形式的社交排斥進行的威脅。父母們常常驚訝地發現,關係攻擊可能會出現在三歲孩子的身上。對於這麼小的孩子來說,被朋友推開的經歷可能完全令人費解,並在日託或幼兒園引發焦慮。
每當孩子傷心時 故事是最好的陪伴(10)
這個故事是為了幫助一群8歲孩子,希望他們能再度相信這個世界的奇蹟和美麗—在聽到這個故事之前,他們很難擺脫在網路上看到、令人不安的恐怖圖像。圖像加上難以擺脫的深刻感受,讓孩子們嚇得睡不著—他們尖叫、流淚,也恐懼獨處。
每當孩子傷心時 故事是最好的陪伴(9)
這是忍受多年悲傷和失去後,得以成長的故事。故事歷程和隱喻,對許多艱難情況和不同的年齡層來說,都有所幫助。
《築巢的鳥兒》 適合年齡:兒童。 應對狀況:被迫離開家園。
這是適合大孩子、青少年和成人的故事,目的是為了在2011年日本沿岸遭受海嘯襲擊後,為人們帶來希望並協助加強復原能力。這篇故事也收錄在東京書籍株式會社出版的《兒童心靈成長故事》中。
每當孩子傷心時 故事是最好的陪伴(6)
這個故事是為14歲女孩寫的,父母分開之後,她被留在寄宿學校由校方照顧,而且父母都不想接她回去......
和雙胞胎兄弟非常親的姑姑最近過世了。老師的參與,以及在全班同學面前唸出這個故事,給了雙胞胎兄弟和他們的母親極大的幫助。
每當孩子傷心時 故事是最好的陪伴(4)
父母離異,對孩子的心理都會產生一些影響,用故事幫助那些家庭分散的孩子。
每當孩子傷心時 故事是最好的陪伴(3)
這個故事目的是幫助小女孩重新和大哥哥建立關係。這是住在倫敦的巴基斯坦母親提出的請求,在面對女兒的叛逆行為時,她碰到很多困難...
每當孩子傷心時 故事是最好的陪伴(2)
《希薇亞與星星》 適合年齡:6 ∼ 10歲 應對狀況:母親得了絕症,或是近期喪母
成績不佳的天才學生——第三部分
成績不佳的意思,是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達不到你依據他們的能力所抱的期望。雖然解釋起來簡單,但成績不佳的原因是複雜的,而且這種情況在任何年齡都可能出現。
每當孩子傷心時   故事是最好的陪伴(1)
《給希薇亞的娃娃》 適合年齡:5歲。 應對狀況:失去家人。
為什麼有天賦的學生會成為被霸凌的對象
每天都有無數個有天賦的兒童和青少年被戲弄和霸凌。在一項關於霸凌和天才學生的基礎性研究中,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發現,到八年級時,超過三分之二的天才學生有被霸凌的經歷,其中19%的戲弄與智力和成績有關。
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如何停止過度思考
作為一名學生,尤其是在作業和社交這些事情上,你可能會思慮過度。過度思考是沒有用的,它甚至會阻止我們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分心的4種類型以及如何消除它們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談論如何消除自己內心的干擾。在那些談論消除干擾的文章中,重點通常是消除外部的干擾,例如周遭的雜亂、我們的手機或周圍打擾我們的人。而內在的分心,是那些潛入腦海的隨機想法和疑慮,或者是我們正在經歷的痛苦,這些痛苦使人分心並影響...
3-8歲兒童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兒童思考和感受自己與周圍世界的方式。它會對兒童如何應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壓力產生影響。
父母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取得成功,並且生活得健康快樂。但生活總是伴隨著各種挑戰,許多事情是無法控制的,孩子也會面對自己的行動或經歷帶來的結果。
壓力、焦慮、拖延、自我懷疑——大學生不要落入這些陷阱
根據BestColleges.com的一項調查,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95%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出現問題,影響了他們的學業和初入職場的業績。
如何幫助處理速度慢的孩子應對焦慮
對孩子處理速度慢這件事,家長和孩子通常不會一起談論,其他人也並不總能注意到問題或對其給予相當的關注。這讓孩子內心的焦慮更不容易被察覺,孩子不願意敞開心扉的去交流他們的感受或者自發的尋求支持,這最終將導致他們覺得自己有問題,沒有人能理解他們。
教導孩子收玩具 臨床心理師:融入「玩」的元素
孩子老是把父母的話當作耳邊風,怎麼要求就是不收玩具。如何化解孩子的對立反抗,是讓父母萬分頭疼的教養難題。臨床心理師提供正向管教技巧,指引父母融入「玩」的元素,誘導孩子樂意收拾玩具,重建良性的親子互動。
中國少兒1/4有抑鬱傾向 專家提供解方
12月8日,中國兒童中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了《中國兒童發展報告(2021)》,數據顯示,青少年抑鬱症發生率逐年上升,每四個孩子中就有一個有抑鬱傾向,中國少兒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突出。社會學者、精神衛生專家及中醫師不約而同強調,必須重視學生的精神健康問題,並從各自專業提供治療方案。
分析:大學畢業可能導致焦慮和抑鬱的因素
經過多年的專注和努力,你終於取得了大學學位。這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成就啊。請稍微停下腳步,回顧一下自己已經走過的路,感謝自己的優勢和能力,讓你能夠邁入人生的新篇章。你可能會對即將開始的新生活產生擔憂、恐懼甚至懷疑。
安靜的孩子不需要糾正
最近我在一次集體野餐時觀察了我朋友瑪麗的兒子皮蒂。他離開我們來到樹蔭下,舉著雙手,我聽見他用很小的聲音唱著「請讓照在我身上的光,照在我愛的人身上」。這是他剛剛在音樂課上學到的一首歌。皮蒂經常讓我覺得他像一個小老頭,他擁有小貓頭鷹的智慧,但是皮蒂的早教老師卻很擔心他。
了解安靜的孩子
孩子獨自安靜地坐著並不一定意味著他們感到無聊或不快樂。事實上,唯一讓這些內向的孩子感到不舒服的是,人們隨意投來的不贊成的目光,以及那些來閒聊打岔或將他們介紹給不相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