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紀實文學

血紀(315)

中集-第十—章:中共後集權時代

第十—章:中共後集權時代

在結束毛魔王二十八年的血腥統治時,因為剷除了所有還在萌芽中的反抗力量,使取代中共的力量並未形成,人民被迫容忍了現狀。然而歷史還是翻開了新的一頁:1976年10月6日,經過十年「文革」,被毛澤東視為洪水猛獸、並一直踩在腳下、必欲置之死地的「走資派」宮廷政變成功。

二十八年暴政,毛賊使人民處於飢餓貧窮的狀態,所有生活資料,包括必不可缺的糧食、布匹、油鹽、燃料等等,都要「憑票供應」,更不要奢談住房和交通了。當毛澤東的絕對權威所造成的迷信、恐怖和愚昧漸漸消失時,人們才開始回到了現實中。

鄧小平選擇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來代替狂熱的階級鬥爭,他們選擇了緩和矛盾卻不實行民主的機會主義策略。把政權當作掌握他們手中的法寶,不願歸還。他們一面聲稱不可能將取得的政權拱手讓人,同時希望在取代毛澤東一人獨裁的條件下,出現一個集體掌權時期,實行和平改良。新的歷史時期就是在這個基本方針指導下出現的。

1978年,剛剛掌權的「走資派」,抓緊推進兩大改革:

第一,為了緩和已處在「崩潰邊沿」的國民經濟,首先要找回萬民被毛奪走的飯碗,解放被凍死的農業,他們的救世良方便是「三自一包」。

第二,調整被毛澤東弄得極其緊張的社會結構,解放打翻在地並踩上一隻腳的中共各級舊官吏,使這些人成為掌控國家機器的新主人,以清除「文革」扶植起來的「造反派」。(這種換湯不換藥,大大阻礙了社會民主的進程。)

同時為了收攬民心,將毛澤東圈定的龐大的「五類份子」來了個一風吹,其中也包括對1957年無辜受冤害的右派進行平反。

1978年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揭開了全國大規模平反冤假錯案的序幕。一時間,似乎有一種萬象更新的新氣象。

我們這一代人,腦子裡充滿了近百年來遭受列強瓜分的恥辱感。使我們從小就把「振興中華、立志報國」當成公認的價值觀。在經歷日本入侵,國破家亡的刺激後,「愛國」便成了我們至高無上的原則。不管是誰,也不管帶什麼政治色彩,立志報國是第一原則。可惜我們並沒意識到,為竊得政權的毛共已將大片領土出賣給了蘇聯了!

當我被莫須有扣上右派帽子時,我表現出的驚慌失措和誠惶誠恐,至今都令我感到羞恥,面對無理剝奪我讀書的權力,我只是傷心落淚和萬分痛苦,而不去思考災難的原因,在大學求學的我在政治上什麼都不懂。

連番的批鬥會上,我不但沒有理直氣壯抗議這種陰謀迫害,反而想方設法為自己申辯解釋,說自己從來沒有反對共產黨的想法。

但是,我越是辯解,就越使迫害升級,我的申辯不但沒有獲得饒恕,反而使我變成「死不改悔的極右份子」。(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