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綠色經濟定義窄 環保企業引人才

【大紀元2013年10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編譯報導)道銀(TD)經濟部週三(10月2日)公布的一份最新報告指出,談到加拿大綠色經濟,人們通常想到的是風能企業、太陽能電池企業和其他潔淨技術開發企業。但實際上,越來越多企業發現,企業環保決定不僅省錢,還能吸引人才,因此越來越多企業採用綠色環保技術,故上述定義顯得太過狹窄。

企業和環境互補

報告表示,人們對油砂開發的負面想法,使得許多行業內的環保科技進步也被忽視。道銀首席經濟師、報告作者亞歷山大說,人們談到綠色經濟時,通常只想到有限的幾個領域和行業。但如放眼縱觀經濟各個領域,就不難發現國內許多行業都在改變原有做法,越來越注重環境可持續性,或盡量減少經濟活動對環境產生的影響。

  

他說,像超市推廣顧客多使用可重複使用環保袋,汽車廠家推出電動車型和電油混合車型,都代表各行業在環保態度上的轉變,所有這些都可納入綠色經濟範圍,因此綠色經濟方面的進步,比人們想像到的要寬泛得多。

  

他說,目前這些環保措施如以支出和就業創造來計算價值,尚未達到量化程度,但最終會實現量化。實際上,有些現有環保措施可以量化,但現有統計制度設計和設置還無法實現,僅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在企業環保措施工作方面有一些量化嘗試。

  

他說,總體來說,以更開闊眼光審視綠色經濟,可讓公眾看到企業與環境的互補性,而不是將經濟增長與環保對立起來。許多企業發現,越注重環保可持續性和經營效率,越能省錢。

不論大小 節電節熱均屬環保

報告還列出企業在經濟活動中的環保措施必經措施。首先,企業需對政府強制環保法規作出反應。亞歷山大說,由於許多環保成本不包括在市場價格中,因此這一步非常關鍵。

  

其次,有些企業會採取具體實施,以節省成本或提高效率,這些措施包括減少照明或暖氣成本。最後,有些企業會使用綠色產品,或結合環保問題完全改變業務模式。亞歷山大說,企業這麼做,原因眾多,其中一個最主要原因是年輕一代員工更喜歡為有環保意識的僱主工作,因此,想吸納人才,企業就得採取更環保的做法,而非陳舊不利環保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