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河源地震原因 香港廣東學者看法不一

人氣 267
標籤: ,

【大紀元2013年02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沈玉清綜合報導)據中國地震台網,22日11時34分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發生黎克特製4.8級地震,震源深度11公里。4分鐘之後,深圳南山區、寶安區同香港交界,亦發生一次2.8級地震。香港天文臺亦錄得有感地震,並接獲逾 4000名香港市民報告,稱感到數秒震動。

香港《明報》報導,香港天文臺及香港大學學者均質疑,震央極接近新豐江水庫,推斷是次地震由該水庫誘發,估計水已滲進水庫底下泥土層內的隙縫到達地殼表面岩層,令地下水壓上升,引致地震。廣東省地震局則指是次為天然地震。

香港學者:滲水致地殼受壓

香港天文臺亦錄得有感地震,並接獲4000名市民報告。22日早上11時35分左右,指在深水埠、大埔、九龍塘、粉嶺及屯門感受到震動。

《明報》消息,天文臺表示,初步分析顯示香港所感的震動為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的第三度,代表室內有震感,懸掛的物件會擺動,震感類似小型貨車駛過的震動。地震震級是反映震源釋出的能量,烈度則代表對某處地點人類的影響,由1至12度不等,數字愈大,即破壞力愈高。

天文臺科學主任梁延剛懷疑,是次地震與震央所在的新豐江水庫有關,指水庫建造工程導致當地間歇出現地震。天文臺去年兩次錄得河源地震,並分別接獲 10及14名市民報告感到震動。

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陳龍生亦有相同懷疑,指新豐江水庫自1960年落成以來已多次誘發地震,單是去年已有兩次。他表示,當水庫開始蓄水後,水會穿過水庫下泥土層內的隙縫,抵達地殼表面岩層,會合原有的地下水,令地殼所受的水壓上升。

陳龍生續表示,岩層長期受壓下,最終會釋放能量,形成地震,不過水庫誘發的地震一般只達黎克特製3至5級,甚少達7至8級的大地震。另外,香港的地震風險亦僅屬中級至輕微程度,每數百年才有可能遇上7至8級大地震。

廣東省地震局:中等天然地震

據廣東省地震信息網透露,本次地震震中位於河源市區西北方向約25公里、新豐江水庫庫區西北邊緣,與去年2月16日4.8級地震相距僅1公里。該次地震是否與水庫有關,廣東省地震局副局長梁干表示,經過綜合分析,初步認為河源此次4.8級地震屬構造地震。梁干還表示,根據現有的資料分析,近期內河源地區發生5級以上地震可能性不大。

中新社引述廣東省地震局預報室主任葉秀薇表示,初步瞭解後認為是次並非水庫誘發地震,而是中等天然地震,並指河源接下來仍會有3至4級的有感地震,但發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小。

三峽水庫或誘發地震

此外,今年年初,海外媒體再次聚焦中國的三峽水庫,指其蓄水放水對周圍地質的衝擊已經造成了齊岳山、寒池山等山體裂縫。據大陸媒體描述,寒池山的山體裂縫是從山頂向下裂開,寬不到幾十米,深度卻達上千米。海內外地質和工程專家皆證實,三峽水庫誘發各種地質災害,尤其是必然引起附近山體裂縫。

長江水利委員會水資源保護局前局長翁立達曾稱,對三峽水庫而言,危害最大的是構造型地震,在第二庫段仙女山斷裂、九畹溪斷裂、建始斷裂北延和秭歸盆地西緣一些小斷層的交會部位,有可能誘發水庫地震。

資深媒體人士、現任廣東省出版集團時代週報副總編輯趙世龍在2012年5月曾發表博文《三峽最大隱憂:齊岳山東北斷裂》,發出警示稱,在三峽蓄水成庫後,潛藏著莫名的地災凶險。

博文說,令人憂慮的是,中國西南是水電最為密集處,多建在斷裂帶和地質災變區上,利益集團違備自然科學的蠻幹,民將恐無寧日。

相關新聞
三峽蓄水一月  發生小地震145次
四川7.8強震 千童被埋萬人罹難
張育明:試論自然災害來自上帝之手一說之商榷
研究:三峽水利工程可能導致四川大地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