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廢棄物變藝術品 81歲阿嬷展創意

人氣: 14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4年08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廖素貞台灣雲林報導)只要發揮創意,廢棄物也可以變藝術品,81歲,家住二崙鄉來惠村頂庄的廖木銀阿嬤,年輕時就喜歡蒔花植草,直到孩子長大後,更沉迷於園藝造景,她把家裡廢棄的鍋子、蓋子、浴缸、水缸、水桶、斗笠、輪胎等廢棄物,還有石頭、木頭、蚵殼當成創意的材料。透過自己的創意,把傳統的三合院打造得美侖美奐,處處充滿創意,在純樸的農村裡,顯得很另類,只要路過的人都會好奇的想一探究竟!

阿嬤景觀造景的一角,那一排葫蘆也是阿嬤自家種的!(廖素貞/大紀元)

一進阿嬤的家門,美麗的造景,繽紛的色彩,令人驚豔,很難想像這些充滿創意的造景是出自一位81歲沒讀過書的老人家,400多坪的庭院,見不到一塊閒置的地方,處處是景,令人目不暇給,在阿嬤如數家珍的介紹下,讓我們驚嘆阿嬤是怎麼創作出如此多的作品!育有二男二女,兒孫滿堂的阿嬤說:現在已經少很多了!以前更多,因為忙不過來只好淘汰掉一些!以前她非常喜歡種花,孩子長大出門後,她才開始著迷於造景,花雖美但花期不長,她還是比較喜歡造景,可以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從中得到許多樂趣 !

阿嬤和程壁阿公兩老無猜,幸福的模樣令人羨慕!(廖素貞/大紀元)

在阿嬤的造景裏最醒目的就是古色古香的水缸造景,倒置的水缸有漆上顏色、畫上圖案的、有貼滿貝殼的,阿嬤說:這些蚵殼是人家不要的,撿回來後要用水泡DDT,把腥臭味除掉,再加以漂白,然後再用水泥黏合,過程耗時費工,但她一點也不覺辛苦,反而樂在其中,為了使造景更立體,阿嬤費盡心思從親戚那裡要來耕耘機的輪胎當底座。
阿嬤家的庭院裡擺滿各式的水缸造景!(廖素貞/大紀元)

提到怎麼想到用水缸造景時,阿嬤開心的表示,多年前家裡閒置不用的水缸,無意中被屋頂掉下來的石頭打破,丟了可惜,就把它拿來當造景,沒想到卻古色古香,破了洞的水缸裡面還可以加上各式造景,在先生幫忙下裝上電燈,到了晚上更別有一番風味!
栩栩如生的烏龜,是阿嬤用鍋子加上蚵殼做成的。(廖素貞/大紀元)

阿嬤家的盆景。(廖素貞/大紀元)

阿嬤還用廢棄的浴缸、蚵殼、石頭打造一座小瀑布,裡面藏著一尊佛像,水中的烏龜,也是阿嬤利用家裡不用的鍋子黏上蚵殼做成的,栩栩如生的模樣,令人佩服她的創意!還有用水桶及斗笠做成古亭畚及老木頭雕塑的山羊,都令人讚歎!
不起眼的石塊,在阿嬤的創意下成了耐人尋味的藝術盆景。(廖素貞/大紀元)

阿嬤用廢棄的水桶及斗笠做的古亭畚。(廖素貞/大紀元)

阿嬤,還在屋後打造一間迷你觀景屋,圓形的紅色拱門,非常古典,裡面有一張小桌子、二把高腳椅,打開窗戶,一望無際的稻田,綠油油的!美得像一幅畫!我們終於明白阿嬤為什麼連這個小地方都不放過。阿嬤說:我很喜歡一個人坐在這裡看一大片稻田!阿嬤還說,他特別做了一扇拉門,要給孫子和女朋友約會時用的!哈哈!怎麼有這麼可愛的阿嬷!
阿嬤家造景的一角。(廖素貞/大紀元)

除了景觀造景,阿嬤還珍藏許多古衣物、古家具、古農具,在這裡你可以再度回味民國4、50年代的農村生活。在還沒有衛生紙年代,你知道鄉下人是用什麼來擦屁股的嗎?在阿嬤家裡還保存著當時用來當衛生紙的黃蔴桿!

責任編輯:王愉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