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散文

文苑逸事:劉、關、張桃園結義和詩

紀元184年,也就是漢靈帝第17年的某一天。劉備(161~223)、關羽、張飛,看了招募義兵的榜文之後,來至張飛莊後的桃園。由張飛提議:三人結為異姓兄弟,協力同心,以圖大事。得到劉備和關羽的贊同。三人祭告天地,焚香盟誓完畢,便按年齡大小,排了座次。劉備居首,關羽次之,張飛為弟。

劉、關、張祭罷天地,結為異姓兄弟之後,在園內設宴把盞,飲酒尋歡。席間,劉備提議三人來和詩作樂,以示慶賀,關、張表示同意。

劉備說:「我們今天和詩,得擬個規定,每詩四句。第一句要是一個字中的拆字;第二句的第一字必是第一句詩的組字。並要嵌一個『酒』字;第三句統一規定為『為了兄弟情和意』;第四句要根據各人在兄弟中的排列,分別含有一、二、三的字或意。」

關、張提議:從大至小,依次吟誦。劉備也不推辭,先吟一首:

耳、口、王,(正體「聖」字)

聖人即把酒來嚐。

為了兄弟情和意,

願將手膀剁一旁。

接著,關羽也不費吹灰之力,吟出詩一首:

臣、又、貝,(「賢」字)

賢人即把酒來醉。

為了兄弟情和意,

願將眼睛摳一對。

張飛未讀過幾句書,想了半天,才吟出:

禾、火、心,(「愁」字)

愁人即把酒來斟。

為了兄弟情和意,

願將頭髮扯三根。

吟完後,二位兄長都說張飛是滑頭。大家哈哈大笑!其實,張飛也是極重義氣之人,只是文化淺些,所以才湊吟,弄成這樣。

三人飲酒談天,指點江山,激濁揚清,氣宇軒昂,直到夜半方休。@*

責任編輯: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