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方法

獨學術 (一):「知識」始於「疑問」

 

沒有疑問,就無法得到答案

我認為自己在心智上有很多地方都還像個孩子。至於關於哪個部分,那就是我對各種事情都抱持著疑問。

記得童年時,我經常向大人發問,不過卻很少能得到答案。大人大抵都是回答「不要多嘴問這個」、「這種事你不必知道」。

到了現在,我已經能理解當時身為大人的心情。其實,那是因為他們對那些事情也一知半解的緣故。如同其他不求甚解的大人,他們不過是擺出同樣的態度來應付孩子。然而當時年幼的我還不懂這層內情,只是漸漸體認到與其向大人尋求解答,還不如自己查閱書籍比較快。

任何人都一樣,沒有疑問,就無法得到答案。如果沒有搜尋、探索的過程,便無法真正的懂得。當然,你也可以靠著模仿別人來度過人生。

在孩子的心目中,他們一心以為大人有人生經驗,對世事了解透徹。

但最後他們終究會了解到,大多數的大人只是比自己虛長幾歲罷了。我覺得這樣未免也太過難堪,所以直到現在,我依然繼續深究自己的疑問。

平日閱讀時,我便會產生許多疑問。好比有次我在閱讀佛學書籍的時候,發現內容堂而皇之地寫著:「佛教有兩派。一派是大乘佛教,另一派稱小乘佛教。大乘是指可供所有人乘坐的大型交通工具,意思是能救贖許多人;小乘的語意則是小型交通工具,只能救贖自己。傳進日本的是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則在東南亞廣為流傳。」

這段文字顯然透露出了褒貶,明顯能看出作者認為能夠解救眾生的大乘佛教較為優越的主張。

讀到這裡,我心中產生了許多單純的疑問。像是為什麼在東南亞廣為流傳的不是較為優越的大乘佛教,而是小乘佛教?東南亞的佛教僧侶對於自己的派系被人喊做小車、小船的佛教,難道不會反感?話說回來,佛教又為何會發展出兩種派系呢?

活知識才會留在腦袋裡

為了解開這些疑問,我們必須閱讀其他的著作。每個問題都得讀書尋找解答,你或許會覺得太花時間,但忍耐著視力惡化的苦果上網瀏覽資料,其實要比看書更花上數倍的時間。

調查之後,我了解到小乘是一種蔑稱─大乘派系單方面對他們的稱呼。在東南亞地區,佛教正確的名稱應是「上座部佛教」。亦即,前文只是該書作者個人帶有偏見的解釋。

此外,我也了解到佛教二分化的契機在於金錢的布施。古代對佛教僧侶一般是布施家中剩飯,但在悉達多‧喬達摩(即佛陀)死後三百年左右,貨幣經濟漸漸普及,也出現一些信徒選擇布施金錢,而是否接受金錢布施的決定,便將僧侶們分成了兩派。

從最初的疑問,你不僅可以得到這些知識,還能發掘出一些至今所不知曉的附帶學問。例如梵語其實不是庶民的語言(巴利語),而是統治階層的語言。

大乘經典是以梵語寫成的,那是因為布教的主要對象不是平民百姓,而是統治階層和上層階級。從這件事又產生一個疑問:佛教的發展是否走上了與悉達多‧喬達摩的目標完全相反的方向?

我另外查閱了幾本書,發現佛教的發展傾向的確是從上層階級傳播到庶民。不僅在中國如此,在日本同樣是由朝廷率先引進佛教。

這讓我恍然大悟。我想通了一件事,關於通往寺院參堂的石階間距。寺院的石階行走起來並不方便,但究竟為何間距要設計得如此之寬?因為那是為馬匹所設計的。也就是說,石階是為了方便騎馬來寺院的上層階級,並未考量到一般人的步伐。

如同以上過程,從一個小小的疑問可以衍生出許多知識,新的疑問又由此紛紛湧現。在一個接著一個探尋答案的過程中,你得到的知識倍增,世界及歷史也為你展現了與自己至今為止的認知相異的新面向。

由這種方式得來的知識,與你在學校所學到的條列事項的背誦截然不同,是由你個人積極的興趣所導出,就算不做筆記寫下來,也能一舉清楚記憶。

而所謂的活知識,指的就是這一類。你沒有必要感嘆自己幾乎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因為你學到的並不是知識,只是條列事項。那些東西不是你自己產生疑問、真的感興趣的事情,會忘記也是莫可奈何。真正的知識,惟有靠獨學才能習得。靠獨學得來的知識,你不會忘記,你會深深銘刻在腦海裡。

─ ─摘自:《獨學術》麥田出版提供@

責任編輯: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