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

誰家見月能閑坐 何處聞燈不看來

鬧——一個字道出了元宵節的浪漫和詩情。今天,這個普通又特別的日子,從東方到西方,年節最後的高潮正次第展開。當美國天色既白的時候,中國的元宵節大戲剛帷幕初啟,而新西蘭的元宵燈籠節早已歡聲入酣,中華民族的元宵節,遍鬧在整個世界。

華文世界中的馬來西亞,今天是柑橘傳情的日子,眾多的未婚男女,紛紛在元宵節聚集到河邊拋柑,拿一個柑橘,寫上自己的姓名和聯絡方式再投入水中,承載著希望的河水也許真能把柑橘帶到那個人身邊。

朝鮮半島的元宵節,人們喝耳明酒、到田里偷泥、啃咬堅果、拔河、舞獅;也以月亮的顏色和位置占卜農事。

新加坡的元宵節,塑膠鞭炮在劈劈啪啪地閃亮鳴炸,大元宵五顏六色地爭芳鬥豔。

美國、加拿大、新西蘭⋯⋯華人多的城市裡,今天的唐人街鑼鼓震天、鞭炮齊鳴,舞獅子、發紅包、品湯圓、賞花燈,恍然如在故鄉。

鬧元宵,自古便是充盈著輕語巧笑的。

在古代,女性們多身居閣中,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遵從禮節的婦人,即便是到親朋家做客,也都車載轎抬,輕易不露芳容。但是元宵節,她們個個盛裝出行:

窄窄弓鞋步步嬌,銀花火樹過元宵。

出門不為尋親友,一走能將百病消。

出行的一個節目是 「祛病」,平日裡意氣相投的媳婦姑娘三五成群,手挽手、肩併肩地出行,頭前一人舉香開道,其他人隨後,謂之「走百病」。還要相攜過橋,不能回頭地連續走過三座橋才有好兆頭,謂之「度厄」。 元宵之夜一邊賞燈閒逛,一邊遛彎兒「除百病」, 據說是可以保一年安康的。

想添丁的家庭,婦女們便要去各城門洞摸一摸門上的銅釘,摸釘「宜男」——摸摸「丁」,帶個男孩回家去。

鬧元宵,是可以出出格,做做 「賊」的。

如今的偷菜遊戲,多少年前早已經被先人們用於實戰。女孩們沒定親,蔬菜們很危險——她們會成群結隊去偷別人家的菜,偷萊與她們的婚姻大事有關,誰偷得多,誰能早得意中人——姑娘是要嫁出去的,所以嚴禁偷本家族的,古禮也不能嫁同姓,所以也不能偷同姓人家的。偷得的菜合在一起,大家一起吃一頓。

除了偷菜,偷一些別的東西也是可以的,比如偷燈。舊時元宵節的晚上,家家戶戶門前都會燃一些用豆麵捏成的小燈。有女子婚後三年不育的,元宵節就上街去偷它來吃,一般偷劉姓和戴姓的,取其諧音,意為「留孩」、「帶孩」,是喜慶的憧憬。當然這被偷的人家是人丁興旺的。

若是夫婦共同偷得燈來,據說放置於床下當月可懷孕。還有民謠唱:

「偷了劉家的燈,當年吃了當年生,

有了女孩叫燈妹,有了男孩叫燈成。」

元宵節「放偷」,被偷的人家也並不怪罪。你偷我的,我偷你的;今年我家失,明年你家丟,彼此彼此啦。

鬧元宵,是鬧不盡興誓不休的。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標記時辰的滴漏箭壺,你不要這樣一聲聲緊地催促呀,今夜的城門要一直開到天亮呢!誰看見這十五之月能閑坐在家裡,哪裡的人聽說這燈會不來看呀。

先賞花燈——鼓型燈,彩燈、走馬燈骰子燈、兔子燈、關刀燈、水蛙燈、戰艦燈、龍燈,再看弄獅、武術、藝陣與踩高蹺⋯⋯

龍是中華的圖騰,龍燈是要游一遊的;獅子為瑞獸,象徵著吉祥如意,舞獅也是要耍一耍的。如今這哥倆,都跑到全世界去了。

逛累了,停下腳來猜燈謎,現代的,看看你能中幾個:

紅娘子,上高樓,心裡疼,眼淚流(打一日常用品名)——蠟燭

前面來只船,舵手在上邊,來時下小雨,走後路已幹(打一日常用品)——熨斗

一物生得巧,地位比人高。戴上御風寒,脫下有禮貌(打一日常用品)——帽子

遠看兩個零,近看兩個零。有人用了行不得,有人不用不得行(打一日常用品)——眼鏡

不是點心不是糖,軟軟涼涼肚裡藏,不能吃來不能喝,每天也要嚐一嚐(打一日常用品)——牙膏

鬧元宵,當然更是不能缺少美食的。

元宵節的禦食,是西方人眼中「可以吃的乒乓球」。北方人滾「元宵」,南方人包湯圓。無論是元宵還是湯圓,本義與形狀都是「團圓」。

果料拌糖做成餡切割成方形,餡子倒進大笸籮撒上糯米粉,搖晃笸籮,讓餡料裹上粉;撈出蘸一層水,回籮再搖滾;再蘸水再回籮,餡料便層層裹上糯米粉,滾成 「乒乓球」。湯圓就簡單得多,糯米粉加水和成團,醒醒麵,幾個小時後,掐出一個個小團擠壓成圓片,放餡料,收口搓成團,也是白白胖胖惹人愛。

唐人街賣的元宵,其實都是湯圓,元宵不能凍,難以飄洋過海到國外,湯圓凍得梆梆硬,煮好後倒還表皮光滑,口感仍是細膩柔軟,餡料也豐富多樣,就遠渡重洋忙著到世界各處弘揚中華文化了。

還有甚麼比鬧元宵更美妙的方式,能為中國年的慶典劃下句號?@#

責任編輯:李婧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