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聞
副刊
評論
體育
娛樂
電子時報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投稿
正體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學世界
史海鉤沉
人物春秋
教育園地
預言與傳奇
文化博覽
文化漫談
神傳漢字
文化典故
歲時節慶禮俗
服飾刺繡
民俗采風
中國武術
武術漫談
武術概論
武德武規
基本套路
武術名家
中國建築•名勝古蹟
中國宮殿陵寢
傳統民俗文物
奇石珍玩
名山名寺石窟
中國園林名築
中國古代工程
茶文化
中國名茶
茶仙茶道
文人茶趣
茶具茶泉
茶史茶俗
命理五行
周易八卦
風水測字
八字命理
姓名起名
大紀元首頁
副刊
文化網
文化百科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秋分:彼岸日 天地陰陽調和
秋分、春分此二分日,在中國古文化中視為天地和合之最,避免刑罰,以免攪擾天地陰陽調和。春分、秋分「二分日」別稱「彼岸日」,來源於佛教。在日本佛教中講,於彼岸期間善行、惡行都會增大果報,勸告人要避免惡行,精進於善行。
二十四節氣
秋分
2023年9月22日 7:21 PM
竹枝詞12首 山水載歌蕩心海 金風搖曳十里情
竹枝詞譜寫的秋歌多采多姿,詞情貼近人心,直寫人生,抒發心情,描繪人生風塵中片片真情。玩味其中,一些人生的心情,一些未能安放的追憶,或許得到慰藉,得到淨化昇華!
秋歌
竹枝詞
秋詩
節氣與生活
2023年9月15日 8:10 PM
白露節氣養生小心哪些禁忌?「補露」怎麼補?
中醫的食療講究天人合一,在一年四季都有對應節氣的進補作法。白露節氣開始「補露」!「補露」怎麼補?要避免哪些禁忌?隨著秋高氣爽的秋天腳步,做好秋天養生,放鬆心緒,輕鬆地品味生活吧!
白露
二十四節氣
白露養生
節氣養生
補露
2023年9月8日 5:00 AM
二十四節氣:秋天的第二個節氣為何稱「處暑」?
2023年八月23日到9月7日是「處暑」。「處暑」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時序已經在初秋,那這節氣為何稱「處暑」?
處暑,
鷹
物候
二十四節氣
中華文化300問
2023年8月23日 6:00 AM
七夕情話響千代 天神護祐得真福
秋風起兮,七夕節又將來到。牛郎(牽牛)、織女與中華兒女相伴幾千年,有情有義的婚姻,相許相牽的愛情,千百年來代代相傳。七夕的一年一會,讓人感嘆之外,也讓我們反思什麼嗎?
七夕
牛郎織女
孝子董永
鵲橋
璀璨中華文化
2023年8月20日 8:46 AM
一葉知秋立秋到 秋季養生三心法和好食材
天人合一之道,是最好的養生之道。「一葉知秋」,掌握立秋來到的時點,及早開始秋季養生。《黃帝內經》指示秋天養生的三心法,中醫師分享秋天養生「五白蔬果」和「平補」食材。秋季養生就從立秋開始。
立秋
二十四節氣
秋天養生
節氣養生
一葉知秋
2023年8月7日 9:13 AM
端午節九大風俗 內涵與歷史淵源知多少?
黃曆的五月五日端午節,又叫端五、重五、重午、端陽。「端午」處於純陽之端。民間有俗諺「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古人也把端午作為夏令時節防瘟辟毒的啟動日。端午節的節俗很多,來源久遠,背後蘊藏豐富的文化典故。一起來文化尋根:回顧端午節的九大節俗與故事。
屈原
璀璨中華文化
端午節
端午節俗
風俗
2023年6月22日 2:37 PM
古代不賀夏至 節俗中蘊含什麼深機?
夏至是夏天的中點,也是盛暑之至,陽氣至極,可是古人卻不賀夏至,這是為什麼呢?其中展現中華文化的哲學智慧。夏至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帶著這一季節標誌的特色節俗也應時而生。
夏至
二十四節氣
節俗
木槿
中華文化300問
2023年6月21日 8:17 PM
端午節風俗 吃什麼養生?
端午「五紅」、「十二紅」的養生飲食,都是觀察時令,巧用時鮮,以促進身心健康的傳統中醫的養生方法,同時五行養生的原理也在其中體現。不管時代怎麼推進,注重天人合一,順應節令過生活,上天自然賜給人最鮮美的生活滋味。
中華文化300問
養生
端午節
五紅餐
2023年6月21日 8:36 AM
組圖:研究證實印度的嫁妝陋習愈演愈烈
在南亞地區,收受嫁妝是一項古老的習俗,即結婚時新娘的父母要向新郎家贈送金銀首飾或其它值錢的東西。儘管印度自1961年起立法禁止了這種做法,但該傳統在民間仍然盛行。最新一項研究發現,隨著近幾十年印度男性的受教育程度和就業機會的不斷提升,印度陪嫁之風卻愈演愈烈。
嫁妝
印度
教育
婚姻
優質新郎
2023年6月15日 11:28 PM
吃「苦」嘗新過小滿 善用五行保健之道
「小滿」這個名稱,讓人萌生出青春的氣息、等待、向上的美好感受;「小滿」節氣是一個和農業生產緊密相關的節氣,節物時鮮對應到健康生活之道,淵源流長。這時節,也是吃「苦」嘗「新」過小滿的好日子,古來的神傳文化豐富了小滿的內涵。
二十四節氣
小滿
五行養生
2023年5月20日 7:50 AM
【二十四節氣】黃曆四月節 立夏民俗與養生
「昨日春歸盡」指出二十四節氣中的哪一個節氣呢?中華養生寶典《黃帝內經》提醒人夏季養生的要則,想知道嗎?立夏民俗與養生有內在的什麼關聯嗎?夏季養生之道提醒你養生的要點。
立夏民俗
立夏養生
立夏
立夏蛋
二十四節氣
2023年5月5日 8:55 AM
燈籠與燈舞——五千文明的閃亮一頁
元宵之夜,長安城內燈火通明。一群小伙兒身著橙衣手執黃色燈籠出場。伴隨著歡快的鑼鼓和管弦,他們在月光下跳躍騰挪,燈籠上下翻飛,
燈
燈籠舞
燈籠舞曲
神韻藝術團
2023年4月20日 10:15 AM
季春為何稱清明? 屬於清明的珍貴好景與美滋味
「清明」在春分節氣後到來,是二十四節氣的三月節,此時節為何稱「清明」?一年難得是清明!莫錯過天地精華孕育的好禮——清明好景與好滋味!
二十四節氣
清明
騎火茶
桐花
中華文化300問
2023年4月4日 11:00 AM
清明不掃墓? 古人在清明節從事什麼活動
清明節將來到就聯想到祭祖掃墓。其實清明掃墓的民俗形成得很晚,你知道在此民俗形成之前,古人從事哪些活動呢?
清明節
掃墓
民俗
中華文化300問
寒食節
2023年4月2日 11:00 AM
清明節好詩詞 擁抱人生的況味
宋代理學大家程顥說「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古來中華文化中,有許多的民俗風情和典故聚集在清明節前後,那些纖細敏覺的詞人們,逢清明時節曾有怎樣的情懷呢?今人之心與古人交會,有怎樣的意會和感動呢?
清明
節氣與詩詞
清明節
璀璨中華文化
2023年4月1日 7:55 PM
春分一刻千金難買 你要知道的春分大小事
春分是春天的中點,春分點為何被定為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呢?特色古人很珍惜一年中難得的春分節氣。傳統文化中的春分,有哪些大小事留在人間典籍,養護我們的身心呢?
二十四節氣
春分
龍抬頭
中和節
2023年3月20日 8:03 PM
立春:天人合一 展開一年元氣
「立春」的起源已久,映現的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成分之一。我們的古人怎樣在「天人合一」的指導下迎接立春,怎樣開展新春新希望呢?從天子到萬民、從國家到個人實踐的立春節俗對當代後人有什麼要義與作用嗎?
二十四節氣
立春
天人合一
節俗
風俗
2023年2月3日 8:30 PM
元宵節俗:春風夜放花千樹 花燈起源與勝景
元宵花燈詩情畫意,人間與天上相繫:「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這般殊勝出塵的元宵花燈的節俗,起於何時呢?在中華文化中象徵什麼精神內涵呢?
元宵
花燈
太一神
元宵起源
璀璨中華文化
2023年2月2日 7:55 PM
傳統年俗代代傳 只為守護天人相繫的紐帶
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過年」是從除夕前就展開一連串的年節風俗和儀式,帶來除舊布新的洗禮,展開一元復始的新氣象,其中更展現著歷代相傳的一種亙古的美德,守護天人相繫的紐帶。
年俗
除舊布新
除夕
中華文化300問
2023年1月21日 3:12 PM
【愛麗話五千】五千年前的臘八和今天有什麼不一樣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傳統的中國新年是從臘八節開始的,家家戶戶是從這天起,就開始置辦年貨,準備過年了。
臘八節
臘八
臘八粥
愛麗Ally
愛麗話五千
2022年12月28日 7:00 AM
冬至一陽生 一陽之氣真能實測嗎?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的開端、領頭的節氣。「冬至」有什麼具體表現呢?「冬至一陽生」只是一個陰陽五行的玄虛概念嗎?還是一種可以實際觀察到的、甚至「捕捉到」的節氣現象呢?
冬至
二十四節氣
陰陽五行
候氣
中華文化300問
2022年12月22日 9:18 AM
賀冬至節俗 展現天人合一的內涵
「冬至陽生春又來」!度過年中最長的一夜——冬至夜之後,白晝將漸長,預告著春天就在不遠處了。歷代冬至節傳承下來不少的節俗,表現天人合一的精彩傳統。
冬至
節俗
中華文化300問
2022年12月19日 7:33 PM
吃了冬至湯圓長一歲 或是過了年長一歲?
俗諺說「吃過冬至圓長一歲」;然而,一般公認吃過年夜飯過了年才長一歲。到底是吃過冬至湯圓長一歲,或是過了年長一歲呢?「吃過冬至圓長一歲」有什麼根據嗎?為什麼在民間流傳得這麼久遠呢?
冬至
冬至圓
新年
中華文化300問
2022年12月17日 8:50 PM
品味節氣:立冬養生 掌握一原則不負好人生
立冬拉開冬天的序幕,不管在傳統文化或是中醫五行養生上,這節氣都富含很重要的生命精神與意義。立冬賞菊詩情花意濃、立冬節氣特色、立冬食俗、立冬養生,不要錯過立冬啟動的良好時機。
冬令進補
璀璨中華文化
立冬
立冬五行養生
立冬食俗
節氣
2022年11月5日 7:27 PM
九九重陽節有哪些風俗?
「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此詩是因九九「重陽節」而作的。黃曆九月九日從漢到魏晉已有重九登高的風俗。九九重陽為何被稱頌為嘉節?又為何有登高避疫的風俗?歷代又有哪些重陽節的風俗呢?
重陽節
茱萸
登高
每逢佳節倍思親
中華文化300問
2022年10月4日 1:04 PM
你要知道的:秋分頤養生命大小事
9月23日來了!你想到什麼呢?「秋分」報到!「秋分」有一層意思就是秋天到了中點,不過中華文明看秋分的內涵不僅僅如此簡單。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極為重視秋分這個節氣,而且在生活中落實了「秋分」的精神。為什麼秋分這麼受重視呢?「秋分」的精神又是什麼呢?
秋分
養收
天人合一
中華文化300問
2022年9月21日 9:00 AM
你可能不清楚的中秋節民俗和故事起源
中秋節又到了!祭月賞月,登高玩月,月餅處處飄香。中秋節起源於何時?中華文化的中秋節文化傳統,還有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擣藥的故事到底傳承多久了呢?探索古書中的記載,它們的起源有的甚至相距二千多年……
中秋節
中秋節民俗
中秋節民間故事
中華文化300問
嫦娥奔月
2022年9月11日 9:07 AM
紀實攝影的魅力 朱健炫的礦工謳歌
80年代的台灣,經濟正在起飛,煤礦就是原動力,沒有它一切都動不了。朱健炫當年帶著他個人獨到的敏銳與觀察力,穿梭在礦區裡,用膠捲攝影記錄下生活在煤鄉的男人女人與他們的孩子們……為台灣留下了這段珍貴的歷史。 看過不少展覽,能記住的不多。 ...
紀實攝影
朱健炫
礦工謳歌
台灣煤礦
埃文斯
阿傑特
平溪
菁桐
十分煤礦
2022年9月10日 2:05 AM
白露:反映節氣的詩詞展現哪般生命情懷?
白露不露身!「白露」是以天候特徵命名的節氣,夜間白露凝結,天地的暑熱退了寒氣萌生。古人詩詞中有不少對應的描寫,展現了怎樣的心境呢?
白露
節氣
二十四節氣
2022年9月7日 8:33 AM
1
2
3
...
下一頁
共有約 604 條記錄
古風:飛鴻
因詩賦而獨步後宮的晉代才女左棻
【經典小說選登】施潤澤灘闕遇友(下)
青松絮語:起霧的鏡片
在香港大角咀詩意地漫步:My Little Airport的詩歌舞街
自由的海水:一路向南 遇見春天般溫暖的香港
七夕情話響千代 天神護祐得真福
劫數天定難以避免嗎?明末清初歷史見證
在酒店飲酒延誤朝見 怎麼還能受重用成為重臣?
我們使用cookies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用户體驗。這包括個性化的內容和廣告。若您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以及我们更新的隐私政策(Privace Policy)和使用條款。
更多信息
我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