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聞
副刊
評論
體育
娛樂
電子時報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投稿
正體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學世界
史海鉤沉
人物春秋
教育園地
預言與傳奇
文化博覽
文化漫談
神傳漢字
文化典故
歲時節慶禮俗
服飾刺繡
民俗采風
中國武術
武術漫談
武術概論
武德武規
基本套路
武術名家
中國建築•名勝古蹟
中國宮殿陵寢
傳統民俗文物
奇石珍玩
名山名寺石窟
中國園林名築
中國古代工程
茶文化
中國名茶
茶仙茶道
文人茶趣
茶具茶泉
茶史茶俗
命理五行
周易八卦
風水測字
八字命理
姓名起名
大紀元首頁
副刊
節氣與生活
一年養生就從立冬起 補腎養藏精氣
小雪大雪漸次來
節氣與生活
小雪大雪漸次來
雖然不是每個地方都會下雪,也不是每個人都喜歡下雪天,但「雪」在中華傳統文化中一直是無法忽視的存在。在冬天的六個節氣中,就有兩個節氣分別叫「小雪」和「大雪」。
節氣
小雪
大雪
下雪
奚微
2023年11月21日 9:00 AM
一年養生就從立冬起 補腎養藏精氣
立冬節氣落在每年十一月七日或八日,一年四季的「四立」之一,標誌冬季的開始。從天人合一的精神意義來看,怎麼過冬?怎樣養生?
立冬
節氣養生
二十四節氣
補腎
養精蓄銳
2023年11月7日 7:00 PM
秋分:彼岸日 天地陰陽調和
秋分、春分此二分日,在中國古文化中視為天地和合之最,避免刑罰,以免攪擾天地陰陽調和。春分、秋分「二分日」別稱「彼岸日」,來源於佛教。在日本佛教中講,於彼岸期間善行、惡行都會增大果報,勸告人要避免惡行,精進於善行。
二十四節氣
秋分
2023年9月22日 7:21 PM
竹枝詞12首 山水載歌蕩心海 金風搖曳十里情
竹枝詞譜寫的秋歌多采多姿,詞情貼近人心,直寫人生,抒發心情,描繪人生風塵中片片真情。玩味其中,一些人生的心情,一些未能安放的追憶,或許得到慰藉,得到淨化昇華!
秋歌
竹枝詞
秋詩
節氣與生活
2023年9月15日 8:10 PM
白露節氣養生小心哪些禁忌?「補露」怎麼補?
中醫的食療講究天人合一,在一年四季都有對應節氣的進補作法。白露節氣開始「補露」!「補露」怎麼補?要避免哪些禁忌?隨著秋高氣爽的秋天腳步,做好秋天養生,放鬆心緒,輕鬆地品味生活吧!
白露
二十四節氣
白露養生
節氣養生
補露
2023年9月8日 5:00 AM
秋詩一篇典故雋永 七月流火到底是什麼「火」?
秋天多變的風貌往往容易觸動人心,詩人詠秋的詩篇很多,其中有些在詩情畫意中對應了秋天的季候典故,讓秋的印象更深深印入人心田。我們來看一篇詠早秋的詩,體會其中簡單二十個字中蘊含的豐富文化意境與深永的意味。
七月流火
中華文化300問
商飆
心宿二
秋天的詩
2023年9月4日 8:40 AM
二十四節氣:秋天的第二個節氣為何稱「處暑」?
2023年八月23日到9月7日是「處暑」。「處暑」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時序已經在初秋,那這節氣為何稱「處暑」?
處暑,
鷹
物候
二十四節氣
中華文化300問
2023年8月23日 6:00 AM
一葉知秋立秋到 秋季養生三心法和好食材
天人合一之道,是最好的養生之道。「一葉知秋」,掌握立秋來到的時點,及早開始秋季養生。《黃帝內經》指示秋天養生的三心法,中醫師分享秋天養生「五白蔬果」和「平補」食材。秋季養生就從立秋開始。
立秋
二十四節氣
秋天養生
節氣養生
一葉知秋
2023年8月7日 9:13 AM
過了夏至 長夏到 如何養心又養脾胃?
一年四季的養生,中醫重視五行養生的功效。季節和五行、五臟的對應關係為何呢?四季中夏季和五行的對應比較特別,怎樣說呢,因為夏天對應火和土,夏至是關鍵的節點。夏天養生如何養心又養脾,以照顧好基礎健康呢?
夏至
養生
長夏
中華文化300問
2023年6月29日 9:05 AM
千年前吃雪檻冰盤消暑 風雅文化達到什麼高度?
用銀器吃冰雪雖然豪華高尚,但還不是古代吃冰文化的頂點,宋代京都人的想像力遠遠不止於此。在一年中最熱的那「三伏月」,北宋人用冰雪創造出「雪檻冰盤」樂消暑,享受生活情趣。
吃冰
避暑
飲食文化
璀璨中華文化
2023年6月8日 9:41 AM
吃「苦」嘗新過小滿 善用五行保健之道
「小滿」這個名稱,讓人萌生出青春的氣息、等待、向上的美好感受;「小滿」節氣是一個和農業生產緊密相關的節氣,節物時鮮對應到健康生活之道,淵源流長。這時節,也是吃「苦」嘗「新」過小滿的好日子,古來的神傳文化豐富了小滿的內涵。
二十四節氣
小滿
五行養生
2023年5月20日 7:50 AM
【二十四節氣】黃曆四月節 立夏民俗與養生
「昨日春歸盡」指出二十四節氣中的哪一個節氣呢?中華養生寶典《黃帝內經》提醒人夏季養生的要則,想知道嗎?立夏民俗與養生有內在的什麼關聯嗎?夏季養生之道提醒你養生的要點。
立夏民俗
立夏養生
立夏
立夏蛋
二十四節氣
2023年5月5日 8:55 AM
春分一刻千金難買 你要知道的春分大小事
春分是春天的中點,春分點為何被定為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呢?特色古人很珍惜一年中難得的春分節氣。傳統文化中的春分,有哪些大小事留在人間典籍,養護我們的身心呢?
二十四節氣
春分
龍抬頭
中和節
2023年3月20日 8:03 PM
【二十四節氣】好雨知時節 雨水潤物細無聲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二十四節氣的「雨水」,自古來留給我們什麼豐富的文化內涵與典故呢?
二十四節氣
雨水
杏花
2023年2月23日 6:21 PM
【節氣養生】立春怎麼順時「養生」?
立春意味著天地春來!在二十四節氣中立春是一年開始的標誌。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是「養生」的重要季節!立春來了,身心快速從冬天甦醒,怎樣養出好元氣呢?我們從古老的中華文化中來探索養生的智慧。
中華文化300問
立春
養生
二十四節氣
節氣養生
2023年2月8日 7:10 PM
立春:天人合一 展開一年元氣
「立春」的起源已久,映現的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成分之一。我們的古人怎樣在「天人合一」的指導下迎接立春,怎樣開展新春新希望呢?從天子到萬民、從國家到個人實踐的立春節俗對當代後人有什麼要義與作用嗎?
二十四節氣
立春
天人合一
節俗
風俗
2023年2月3日 8:30 PM
品味節氣:立冬養生 掌握一原則不負好人生
立冬拉開冬天的序幕,不管在傳統文化或是中醫五行養生上,這節氣都富含很重要的生命精神與意義。立冬賞菊詩情花意濃、立冬節氣特色、立冬食俗、立冬養生,不要錯過立冬啟動的良好時機。
冬令進補
璀璨中華文化
立冬
立冬五行養生
立冬食俗
節氣
2022年11月5日 7:27 PM
你要知道的:秋分頤養生命大小事
9月23日來了!你想到什麼呢?「秋分」報到!「秋分」有一層意思就是秋天到了中點,不過中華文明看秋分的內涵不僅僅如此簡單。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極為重視秋分這個節氣,而且在生活中落實了「秋分」的精神。為什麼秋分這麼受重視呢?「秋分」的精神又是什麼呢?
秋分
養收
天人合一
中華文化300問
2022年9月21日 9:00 AM
【二十四節氣】最是美麗的季節 錯過了驚蟄將錯過什麼呢?
「一陣催花雨,數聲驚蟄雷」——驚蟄是仲春的第一個節氣,為何叫驚蟄呢?驚蟄雷驚醒地下的生物,你知道什麼花也受到感應了?驚蟄收集了天地間的詩情畫意,你可別錯過了。
驚蟄
節氣
中華文化300問
二十四節氣
2022年3月4日 1:30 PM
處暑俗諺說了哪些下雨和秋收狀況?
「處暑」是屬於夏天還是秋天的節氣呢?它表現什麼節氣特徵呢?處暑俗諺也能預測秋收狀況嗎?
處暑
節氣
2021年8月23日 10:45 AM
立夏讓你美顏色 節令食俗有哪些作法?
立夏時節,天氣變熱,對許多植物來說將進入開花結果的生長旺季;對人體來說,夏季養生「美顏色」正是時候。民俗中有哪些相關食俗呢?
中華文化300問
立夏
節令食俗
2021年5月5日 4:34 PM
春分日夜均分 為何求子在此日?
春分為什麼是「求子」的時節?其中表現什麼人間法天地的精神呢?春分節氣裡,黃曆二月二日龍抬頭,應和了春分的什麼精神?
中和節
中華文化300問
春分
龍抬頭
2021年3月17日 7:33 PM
「寒露」由何來?悠活深秋美麗長壽有妙方
寒露九月節,又稱「菊月」,菊花在九月節有什麼妙用?追溯古文化,探一探如何悠活九月節?
中華文化300問
寒露
菊
2020年10月7日 5:00 PM
秋分是中秋 豐富的天人合一文化你知多少?
「秋分」到了,這個日子有許多表現「天人合一」的禮制、風俗和文化現象,你知道多少呢?
秋分
天人合一
中華文化300問
中秋
2020年9月22日 5:50 PM
清明節風俗 人間與天地的契合
清明節俗掃墓祭拜展孝思、禳災袪病祓禊祈福、踏青探春天地人之會,在季春時節拜賜於天地清明,展現天地人間最好的契合。賞盡天涯春景,還留一份清明給人回味!
清明節
掃墓
寒食
袚禊
2020年4月4日 8:00 AM
冬至養精蓄銳事半功倍 中醫薦五種好藥膳
為何冬至要補腎?為何此時養精蓄銳事半功倍?陰陽五行養生的方法怎麼作?告訴你常用好用養腎的好藥膳食方。
冬至
藥膳
養生
2019年12月21日 12:33 PM
秋分為何是關鍵節氣? 關於秋分你要知道的事
對人來說,「秋分」是一年中很關鍵的節氣。關於秋分,有些重要的概念和重要的事你知道嗎?什麼是「二分二至」?為什麼秋分很關鍵?
二分二至
秋分
2019年9月25日 6:23 PM
秋天養生不僅養收 中醫教人實作方法
白露節氣過後,炎熱天氣明顯轉涼,也是萬物即將衰黃、凋落的轉折點,容易讓人見景傷情。肅殺的秋時節,如何養生呢?中華保健寶典《內經》、中醫告訴你具體實作的方法。
平補
秋天養生
節氣養生
2019年9月17日 11:00 AM
立秋了 古人時尚一葉知秋 有什麼智慮?
今天就是立秋,古人說「一葉知秋」,您可知要看什麼樹的葉子?古人的生活中,立秋怎樣玩秋葉?「一葉知秋」的源頭自出自何處?有什麼深度義涵呢?
一葉知秋
成語典故
成語數來寶
立秋
2019年8月7日 6:30 AM
大暑怎麼補?12簡易補方 含中醫民俗智慧
大暑到了,炎炎夏日能「進補」嗎?食補勝於藥療,本文12道簡便的食補方,把民俗和中醫的智慧結合在一起。炎熱三伏天也能進補。
三伏天
大暑
進補
食補
2019年7月23日 7:02 PM
1
2
3
...
下一頁
共有約 308 條記錄
【中呂‧滿庭芳】星飛
為何每個家庭皆應書香滿屋釀人生
【中呂‧山坡羊】天涯
青松絮語:起霧的鏡片
在香港大角咀詩意地漫步:My Little Airport的詩歌舞街
自由的海水:一路向南 遇見春天般溫暖的香港
上榜前得預示夢 功名有定數也有變數
皇帝小故事:夢見乘龍飛天 唐朝一帝為何自比鄉貢進士?
扎堆成仙?九月初九重陽節原來不是老人節!
我們使用cookies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用户體驗。這包括個性化的內容和廣告。若您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以及我们更新的隐私政策(Privace Policy)和使用條款。
更多信息
我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