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春分】

順應陰陽五行 春分養生之道

作者:容乃加
春分養生之道,順應天地陰陽變化,得天地「和」氣精華。(明國/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371
【字號】    
   標籤: tags: , ,

春分時節天地陰陽平衡,形成寶貴的中和之氣。老子說:「天地之氣,莫大於和,和者,陰陽調,日夜分,故萬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生與成,必得和之精。」(《通玄真經‧上仁篇》)敘述了春分時,人間得天地和氣的精華。在一年中只有兩個日子得天地之和氣,一是春分,一是秋分,而從春分開始,陽氣蒸蒸日暖,正是化育萬物、給予新生的最好時機。所以春分養生有很大的作用力。

《黃帝內經》提醒人養生作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消未起之患。晉代葛洪《抱朴子》說:「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唐代大醫學家、藥王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也說:「古人善為醫者,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在春分時節怎樣實踐中醫學的養生觀於生活之中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順應節氣變化作息

《黃帝內經》說:在春天時,要「夜臥早起」,早起在庭子裡走路運動,放鬆身心。飲食上,順應春天生發之氣,「生而勿殺,予而勿奪」,吃鮮蔬、吃素是很好的選擇。[1]

二、精神心境、生活作息與天地合一

後漢崔寔《四民月令》提醒人春分養生,培養慈悲護生的精神:「春分不殺生,不吊疾。君子齋戒,衣夾衣,導引,不食生冷。」春陽雖然和煦,但陽氣還未壯,而且溫度起伏變化很大,所以穿夾衣,不食用生冷,導引體內少陽之氣,都是保衛身體的方法。在草地、森林和野外等處赤足步行,大自然中的陽氣,讓身心放鬆,可與天地中和之氣合奏而共通,有助於體內少陽之氣的運行。在春分齋戒可以讓人保持謹慎誠敬和慈悲的情懷。

三、五行養生 養肝健脾潤肺兼重

從五行養生來看,春天屬木,肝屬木。春天養生重點在養肝。《黃帝內經》指導人的生活作息:吃鮮蔬,別熬夜、晨起運動、不動怒(生氣傷肝)等等,都是養護肝臟的作法。動怒,熬夜睡眠品質不佳,用腦過度等等,都可能讓「肝木」的機能過度亢盛,變成「肝火」的病理狀態,也就俗稱的「爆肝」(不是「肝臟發炎」)。就現代醫學而言,「肝火」是身體長期應付壓力、過度緊繃,導致自律神經(尤其是交感神經)或內分泌系統失調的表現。所以春分養肝,也要同時注意疏肝解鬱。

此外,春天肝旺,脾肺弱,因而要梳理肝氣、去濕健脾、防風潤肺,總體來說,養肝、健脾、潤肺三管齊下最周全(參圖一)。

春分節氣養生要點是疏肝理氣、健脾祛濕、防風益肺。一圖看懂飲食怎麼吃。(健康1+1/大紀元)
圖一:春分節氣養生要點是疏肝理氣、健脾祛濕、防風益肺。一圖看懂飲食怎麼吃。(健康1+1/大紀元)

四、五行養生的飲食保健

綠色是東方的顏色、春天的旺色。春分時節的飲食,建議多食用綠色當令的蔬果鮮蔬,如菠菜,韭菜,香蔥,都能滋補養肝。略帶甘溫的食物可滋補陽氣,提升肝氣:如蘆筍、春筍、金針菜、白木耳等都是好食材。沒有添加人工調味的堅果也適合春天養肝血、養陽氣。另外,四神湯有去濕健脾的功效;紅棗(大棗)銀耳湯對去濕防風潤肺有助益。

同時保持清淡的飲食,避免吃辛辣、油炸燒烤等易上火的食物,和熱補的食物,如薑母鴨、麻油雞等等,春天的身體狀態,處於少陽初發而未壯,所以不要給身體油膩的負擔。另外隨時補充水分,保持排便通暢,有助消除肝火。

春分時節,飲用花草茶以理氣、提神、解毒也非常適合,例如:玫瑰山楂香附的芳香茶飲可以舒肝解鬱,杭菊枸杞茶護肝養眼,紅棗(大棗)銀耳湯去濕防風潤肺、養顏美容。選用中醫補血的藥材熬湯飲,如用當歸、黃耆、枸杞、紅棗熬成湯飲,有幫助氣血雙補的作用。

五、按摩穴位保健通經絡

按壓指尖兩側和指尖肚,打開人體所有能量通道(經絡)的入端。輕按雙眼下方面部骨骼的邊緣,則有助於減輕眼睛的壓力、增進眼部和面部健康,並美化肌膚。按摩合谷穴,促進陰陽平衡。按摩風池穴,緩解情緒。按摩翳風穴,袪風通竅。

六、用精油放鬆身心

適合春分時節的草藥或植物精油:羅馬洋甘菊,德國洋甘菊,天竺葵,乳香,雪松和道格拉斯松等。取用這些藥草精油來按摩身體,有助於身心的放鬆。

春分用精油按摩養生。(Shutterstock)

七、留意宿疾復發

春雨潤物給予滋長的養分,換個角度說,春天也是高濕的季節。日日高濕又溫差大,中醫說身體虛弱的人容易舊疾復發。

春分節氣時,陽氣始盛,在體內運轉壓過陰氣。此時冬季積食和缺少運動造成的阻滯問題就表現出來了,當運行能量衝擊到身體很弱或有病的地方,人的宿疾可能會在此時顯形。尤其表現在睡眠質量、心理健康、更年期症狀、循環系統以及眼睛、血液和心臟等方面。這時以艾條作溫灸保健,可以抑制舊疾復發,也可能根除。

小語

春分是少陽初長的時節,萬物欣欣向榮,人體也是一樣。一年之計在於春,在此時,實踐天人合一的養生生活,可以防未病之病!珍惜春分天地和合的好時機,融入天地的「和」氣之中,正是養生好時節。

——註[1]《黃帝內經》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代萬曆年間的《增廣賢文》有句名言:「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古書《壽康寶鑑》中的「福善案」記載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報的故事。讓人看到「拼功業」和「道德實踐」的密切關聯。古人講的「積德」、「積陰德」,其言不虛,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話啊。
  • 「為政以德」的內涵是很深、深廣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講的「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本章,孔子沒有具體解說什麼是「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個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極星一般安居其所,別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環繞著它。
  • 紅樓夢這本書成書的緣起,是聖主康熙皇上賜的這一場富貴。紅樓夢這本未能完成結局的書,這本自傳性質的小說,對應的康熙雍正年間江寧織造府的興衰景況,都是有史料可查的。榮國府,寧國府最早的主人,榮國公和寧國公,從小說內容「焦大跟著太爺出兵」這一細節,結合歷史背景來看,應該是清兵入關時,隨著滿洲人一起入關的那批漢人,類似於大清的開國元勛范文程(范仲淹後人)這樣的漢人。
  • 明代《耳談》作者王同軌的街坊林廣兒的殺妻事件,鑽法律漏洞逃過刑罰,在當地引起不平的鳴冤聲震天價響,而最後的結局,更讓人心震動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體現了孔門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求諸己」, 即向內求,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在處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慍」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養,在寂寞中成就事業。
  • 在無神論者看來,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實在傳統文化裡,披露了很多人死後的去向,有的人甚至還去了天堂擔任神職。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間新城(現杭州市富陽區一帶)秀才姚中。
  • 明朝時期,浙江嘉興府李定在人們眼中是一個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卻不順利,十幾年屢考不中,就在他已經慢慢放下了對功名的執著時,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轉!他是怎麼積的陰德呢?
  • 孔子因材施教,引導子貢向前走——「貧而樂,富而好禮」。「貧而樂」,樂什麼?樂道。孔門弟子中有個典範——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既然顏回做到了,說明「貧而樂」的目標不是高不可攀、虛無縹緲的,這是勉勵子貢。
  • 震區有個小山村,愛好秦腔的村民每晚都聚集在一孔大崖窯內排戲,場面分外熱鬧,有個三四歲的小男孩,非纏著爺爺領他去看戲,爺爺背著孫子剛擠入窯內,還沒看清演的是啥戲,孫子卻又說害怕,鬧著要回家。爺爺拗不過孫子,帶著孫子轉身剛出了窯洞,地面就突然抖動,崖窯瞬間垮塌,演戲看戲的幾十人無一生還。
  • 怎麼才叫做「好學」呢?本章講了三條。 首先,「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食求飽、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況下,食不飽、居不安,你將如何?對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來說,因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顧不得吃飽、顧不得安居了。如果一個人將吃飽、安居當作頭等大事,還能有鴻鵠之志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