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說(15):貧而樂,富而好禮

作者:薛馳
圖為孔子與其弟子。(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126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論語‧學而‧十五》)

【注釋】

詩云:詩句出自《詩經‧衛風‧淇澳》。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據《爾雅‧釋器》,治骨曰切,治象曰磋,治玉曰琢,治石曰磨。又一說,切、磋、琢、磨,是前後相連的四道工序,如治玉,先用鋸子剖開玉石(切);找到了玉,把石頭的部分銼去(磋);玉磋出來,再把它雕琢成型(琢);又加上磨光,使者玉器發出光彩(磨)。

【討論】

子貢經商有術,成為當時首屈一指的大富豪,富可敵國。子貢由貧而富,對貧、富的體驗自然豐富。有人人窮志短,有人為富不仁、財大氣粗、恃富而驕,子貢向孔子談自己的心得,「貧窮卻不巴結奉承,富貴卻不驕傲自大,怎麼樣?」孔子只給了個及格分,「可也」。為什麼呢?因為孔子認為「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論語‧憲問》)。從「貧而無諂」到「貧而無怨」,這個距離可不是一點點。

當然,子貢是可造之材,孔子因材施教,引導子貢向前走——「貧而樂,富而好禮」。「貧而樂」,樂什麼?樂道。孔門弟子中有個典範——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既然顏回做到了,說明「貧而樂」的目標不是高不可攀、虛無縹緲的,這是勉勵子貢。

事實上,人各有命,要各安其命,一個人無論處在怎樣的境遇之中都可以從中修煉、提高。《中庸》裡講:「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子貢是富豪,所以孔子又針對性地說了句「富而好禮」(「貧而樂,富而好禮」也可做互文理解)。可為什麼又怎麼做到「貧而樂,富而好禮」呢?

子貢是第一流的弟子,一點就通,馬上接了上去,說:「《詩經》上說:要像骨、角、象牙、玉石等的加工一樣,通過開料、粗銼、細刻、磨光等等工藝,精益求精吧?」其意思就是,樂道好禮,必經學問之功。人只有好學,才知道義理無窮,然後進而益深。

孔子一聽,非常高興,說:「賜呀!從此可和你談詩了。告訴你這裡,你能知道到那裡。」因為孔子只說到無諂無驕不如樂道好禮,子貢馬上悟到自己要能切磋琢磨,並引用《詩經》中的詩句「以成孔子義」。孔子說過,「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子貢算是舉一反三了。

不過,孔子對子貢的稱讚也是有分寸的:「告諸往而知來者」。論悟性,還是顏回第一。在《論語‧公冶長》裡,孔子問子貢「你跟顏回兩個人,誰強一些?」子貢回答說:「我嘛,怎敢跟顏回比?顏回,聽到一件事能推知十件事,我呢,聽到一件事只能推知兩件事。」孔子因材施教,所以子貢曾感慨道:「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以子貢之材,孔子尚不與「言性與天道」,可見學問之道之高深、之無止境也。

主要參考資料

《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標點本,李學勤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四書直解》(張居正,九州出版社)
《論語新解》(錢穆著,三聯書店)
《論語譯注》(楊伯峻著,中華書局)
《論語三百講》(傅佩榮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論語譯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論語本解(修訂版)》(孫欽善著,三聯書店)
《樊登講論語:學而》(樊登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看更多【《論語》說】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本章為孔子論治國的大綱。「道千乘之國」,為什麼說「道」不說「治」呢?孔子傳承了「道統」,為國以道,講政教、教化,這大不同於近代以來的政治學。這裡的「道」字,又涵蓋了如下所說的五件事—敬、信、節用、愛人,使民以時。
  • 本章強調學習以修身、踐行為本。孔子教學,強調「文質彬彬」,因為「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就是說,質多於文就難免粗野,文超過了質又難免虛浮,文和質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這才是君子。子貢也說,「文猶質也,質猶文也」,假如毛都去掉了,虎豹的皮革和犬羊的皮革就沒多大區別了。
  • 《論語》開篇講「學而時習之」,這個「之」指什麼呢?就包括本章所說的四者——「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孔門教學是順著人性施教,不是教人禁慾,而是教人修心,比如教人:好色之念減輕一點、賢賢之心加重一點,使生命境界不斷提升。
  • 「不重則不威」。君子一定是自重的,否則就沒有尊嚴、威嚴。這裡的「重」,始自內心, 「正心誠意」,修為到了一定程度,「威」就表現出來了,如:「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相反,如果一個人不自重,言行輕佻,勢必招來侮辱,所謂「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也。
  • 與其它文明相比,中華文明的一大特色,是對家、祖先、孝道的高度推崇。本章就是鮮明的體現——曾子說:「敬慎地辦理父母的喪事,虔誠地追祭歷代的祖先,老百姓的德行就會歸於淳厚了。」在親情中,人心有了依歸,人生有了溫暖,社會道德由此奠基,社會秩序由此擴展(古代中國是家國同構),所以說「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 為什麼「夫子溫、良、恭、儉、讓」就能得之?這裡援引一段張居正教小皇帝的話,有這五者德容之盛,感動於人,所以各國的君,自然敬之而不忽,信之而不疑。都把他國中的政事,可因可革的,來訪問於夫子,故夫子因而聞之耳。」也就是說,孔子之聞政,是因為其德行的感召力。
  • 孝悌是孔門教人的起點。《孝經》講,「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簡單的說,最基本的孝,是贍養父母,「朝夕色養」,做子女的要愛護自己、修養品格,否則「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進一步,有條件、有機會的,子女做一番事業,為國為民效力,光宗耀祖。最高的,子女能立身行道,成聖成賢,父母也因此享大福分。
  • 本章「最孔門言禮之精義」。中國古代,禮是區別尊卑貴賤的,不同的人採用的禮節有所不同;但若片面強調差別,則易離心離德;而且,禮的目的乃是建立和維持秩序──一種和諧、太平的狀態。儒家的禮治觀,是讓人互不混淆而又和睦相處。換句話說,「別」是禮的手段,目的還在於「和」。有子講「禮之用,和為貴」,含義豐富,直指核心。
  • 張居正解說「信近於義,言可復也」:天下之事,必須謹之於初,而後可善其後。如與人以言語相約,本是要踐行其言,但其所言者,若不合於義理之宜,將來行不將去,則必至爽約失信矣!故起初與人相約之時,就要思量,必其所言者皆合乎天理之宜,而與義相近,則今日所言的,他日皆可見之於行,而自不至於失信矣。所以說言可復也。
  • 怎麼才叫做「好學」呢?本章講了三條。 首先,「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食求飽、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況下,食不飽、居不安,你將如何?對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來說,因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顧不得吃飽、顧不得安居了。如果一個人將吃飽、安居當作頭等大事,還能有鴻鵠之志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