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说(15):贫而乐,富而好礼

作者:薛驰
图为孔子与其弟子。(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575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十五》)

【注释】

诗云:诗句出自《诗经‧卫风‧淇澳》。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据《尔雅‧释器》,治骨曰切,治象曰磋,治玉曰琢,治石曰磨。又一说,切、磋、琢、磨,是前后相连的四道工序,如治玉,先用锯子剖开玉石(切);找到了玉,把石头的部分锉去(磋);玉磋出来,再把它雕琢成型(琢);又加上磨光,使者玉器发出光彩(磨)。

【讨论】

子贡经商有术,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大富豪,富可敌国。子贡由贫而富,对贫、富的体验自然丰富。有人人穷志短,有人为富不仁、财大气粗、恃富而骄,子贡向孔子谈自己的心得,“贫穷却不巴结奉承,富贵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只给了个及格分,“可也”。为什么呢?因为孔子认为“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从“贫而无谄”到“贫而无怨”,这个距离可不是一点点。

当然,子贡是可造之材,孔子因材施教,引导子贡向前走——“贫而乐,富而好礼”。“贫而乐”,乐什么?乐道。孔门弟子中有个典范——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既然颜回做到了,说明“贫而乐”的目标不是高不可攀、虚无缥缈的,这是勉励子贡。

事实上,人各有命,要各安其命,一个人无论处在怎样的境遇之中都可以从中修炼、提高。《中庸》里讲:“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子贡是富豪,所以孔子又针对性地说了句“富而好礼”(“贫而乐,富而好礼”也可做互文理解)。可为什么又怎么做到“贫而乐,富而好礼”呢?

子贡是第一流的弟子,一点就通,马上接了上去,说:“《诗经》上说:要像骨、角、象牙、玉石等的加工一样,通过开料、粗锉、细刻、磨光等等工艺,精益求精吧?”其意思就是,乐道好礼,必经学问之功。人只有好学,才知道义理无穷,然后进而益深。

孔子一听,非常高兴,说:“赐呀!从此可和你谈诗了。告诉你这里,你能知道到那里。”因为孔子只说到无谄无骄不如乐道好礼,子贡马上悟到自己要能切磋琢磨,并引用《诗经》中的诗句“以成孔子义”。孔子说过,“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子贡算是举一反三了。

不过,孔子对子贡的称赞也是有分寸的:“告诸往而知来者”。论悟性,还是颜回第一。在《论语‧公冶长》里,孔子问子贡“你跟颜回两个人,谁强一些?”子贡回答说:“我嘛,怎敢跟颜回比?颜回,听到一件事能推知十件事,我呢,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因材施教,所以子贡曾感慨道:“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以子贡之材,孔子尚不与“言性与天道”,可见学问之道之高深、之无止境也。

主要参考资料

《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四书直解》(张居正,九州出版社)
《论语新解》(钱穆着,三联书店)
《论语译注》(杨伯峻着,中华书局)
《论语三百讲》(傅佩荣着,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论语译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论语本解(修订版)》(孙钦善着,三联书店)
《樊登讲论语:学而》(樊登着,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看更多【《论语》说】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本章为孔子论治国的大纲。“道千乘之国”,为什么说“道”不说“治”呢?孔子传承了“道统”,为国以道,讲政教、教化,这大不同于近代以来的政治学。这里的“道”字,又涵盖了如下所说的五件事—敬、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
  • 本章强调学习以修身、践行为本。孔子教学,强调“文质彬彬”,因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就是说,质多于文就难免粗野,文超过了质又难免虚浮,文和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是君子。子贡也说,“文犹质也,质犹文也”,假如毛都去掉了,虎豹的皮革和犬羊的皮革就没多大区别了。
  • 《论语》开篇讲“学而时习之”,这个“之”指什么呢?就包括本章所说的四者——“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孔门教学是顺着人性施教,不是教人禁欲,而是教人修心,比如教人:好色之念减轻一点、贤贤之心加重一点,使生命境界不断提升。
  • “不重则不威”。君子一定是自重的,否则就没有尊严、威严。这里的“重”,始自内心, “正心诚意”,修为到了一定程度,“威”就表现出来了,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相反,如果一个人不自重,言行轻佻,势必招来侮辱,所谓“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也。
  • 与其它文明相比,中华文明的一大特色,是对家、祖先、孝道的高度推崇。本章就是鲜明的体现——曾子说:“敬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祭历代的祖先,老百姓的德行就会归于淳厚了。”在亲情中,人心有了依归,人生有了温暖,社会道德由此奠基,社会秩序由此扩展(古代中国是家国同构),所以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 为什么“夫子温、良、恭、俭、让”就能得之?这里援引一段张居正教小皇帝的话,有这五者德容之盛,感动于人,所以各国的君,自然敬之而不忽,信之而不疑。都把他国中的政事,可因可革的,来访问于夫子,故夫子因而闻之耳。”也就是说,孔子之闻政,是因为其德行的感召力。
  • 孝悌是孔门教人的起点。《孝经》讲,“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简单的说,最基本的孝,是赡养父母,“朝夕色养”,做子女的要爱护自己、修养品格,否则“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进一步,有条件、有机会的,子女做一番事业,为国为民效力,光宗耀祖。最高的,子女能立身行道,成圣成贤,父母也因此享大福分。
  • 本章“最孔门言礼之精义”。中国古代,礼是区别尊卑贵贱的,不同的人采用的礼节有所不同;但若片面强调差别,则易离心离德;而且,礼的目的乃是建立和维持秩序──一种和谐、太平的状态。儒家的礼治观,是让人互不混淆而又和睦相处。换句话说,“别”是礼的手段,目的还在于“和”。有子讲“礼之用,和为贵”,含义丰富,直指核心。
  • 张居正解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天下之事,必须谨之于初,而后可善其后。如与人以言语相约,本是要践行其言,但其所言者,若不合于义理之宜,将来行不将去,则必至爽约失信矣!故起初与人相约之时,就要思量,必其所言者皆合乎天理之宜,而与义相近,则今日所言的,他日皆可见之于行,而自不至于失信矣。所以说言可复也。
  • 怎么才叫做“好学”呢?本章讲了三条。 首先,“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食求饱、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况下,食不饱、居不安,你将如何?对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来说,因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顾不得吃饱、顾不得安居了。如果一个人将吃饱、安居当作头等大事,还能有鸿鹄之志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