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说(9):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作者:薛驰
《论语说》(公有领域 / 大纪元制图)
font print 人气: 909
【字号】    
   标签: tags: , , ,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九》)

【注释】

慎终:人死为终。慎终者丧尽其哀。慎终的内容,刘宝楠《论语正义》引《礼记‧檀弓》曾子的话是指附身(装殓)、附棺(埋葬)的事必诚必信,不要有后悔。

追远:远指祖先。追远者祭尽其敬。

民德归厚:民德指民心、民风。厚指朴实、淳厚。

【讨论】

与其它文明相比,中华文明的一大特色,是对家、祖先、孝道的高度推崇。本章就是鲜明的体现——曾子说:“敬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祭历代的祖先,老百姓的德行就会归于淳厚了。”

中国古代社会以血缘亲族关系为纽带,血缘亲族关系的中心是亲情。在亲情中,人心有了依归,人生有了温暖,社会道德由此奠基,社会秩序由此扩展(古代中国是家国同构),所以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

怎么理解呢?以丧祭为例。一方面,丧祭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培养家族归宿感,一个人出生要上家谱、族谱,死后要在祠堂里立牌位、传香火。同时,也能使人产生敬畏之心,不能做坏事,因为祖先在看着你呐!如果做坏事玷污祖宗,就不能进家谱、族谱了。中国古代,王法有限,在日常生活中起作用的更多的是家风、族规。

另一方面“移孝作忠”,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有孝有忠,家庭与社会就都安定了。所以,汉以来的朝代都说“本朝以孝治天下”。

从这个角度讲,古人操办丧葬、祭拜祖先,不是劳民伤财,而是虔诚地追思和感念,同时也提供了一个静心思过的机会。“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这句话有太深刻的内涵。

需要指出的是,古人在祭祖之前,更要祭祀天地。例如,周代于冬至的时候,在南郊举行祭天的仪式,称之为“郊”;夏至的时候,在北郊进行祭地的仪式,称之为“社”。祭祀天地时,先祖配祭,如“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孝经》)

儒家经典《中庸》说:“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在古人看来,治国平天下的源头,就在于敬畏天地神明和祖宗之灵。春秋时礼坏乐崩,孔子告诫“禘祭者”们,只有真正理解了“禘祭”的含义,才能治理好天下。(《论语‧八佾》载: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回到本章。《论语注疏》说“此章言民化君德也”。也就是说,本章主要针对君王而言,他们“慎终追远”,为老百姓做出表率,自然就“民德归厚”,天下也就平治了。

最后再说一件事。对本章的理解,本来并无分歧,但是,宋以后有些学佛的人也来讲《论语》、儒家经典,以佛释儒(更有甚者要儒释道三教合一)。具体到本章,说“慎终追远”的“终”就是结果,“远”就是远因,“慎终追远”是说要好的结果,就要有好的开始;“民德归厚”的“厚”字是指本性之德,复其本性,故似归家,所以说是归厚。

泛泛看来,这也似有理。但就修行来讲,儒释道三教原本界限分明、各自门禁森严,不容相互掺杂。可惜,后来很多人对修行不甚了了,串通三教来讲,这就背离儒释道本身了。

主要参考资料

《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四书直解》(张居正,九州出版社)
《论语新解》(钱穆着,三联书店)
《论语译注》(杨伯峻着,中华书局)
《论语三百讲》(傅佩荣着,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论语译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论语本解(修订版)》(孙钦善着,三联书店)
《樊登讲论语:学而》(樊登着,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方朝晖《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节感怀

点阅【《论语》说】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论语与算盘都是古老中国的产物,“日本企业之父”涩泽荣一将“论语与算盘”结合,结果产生什么功效呢?中国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又是从何而来呢?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以这三句话开篇,当有深意。有人说“一部《论语》是没有形式上系统的”,实则不然。《论语》乃孔门七十子后学之讨论编次所成,为什么这么编,自有其逻辑,隐而不显罢了。孔子是圣人,弟子有七十二贤人,圣贤之说对人来讲有很深、很广的意义。
  •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 如果不“巧言令色”,那又如何“言”和“色”呢?孔子讲“君子有九思”中提到,“色思温”、“言思忠”(《论语·季氏》),大意是脸色要温和,不可以令人难看;言语要忠厚诚恳,没有虚假。孔门教学,不仅仅是教知识,也不仅仅是教技能,更注重的是养成生活良好习惯,纯正品行,从而觉悟于道。
  •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后举了三个事例,讲人与人的相处之道,都反诸求己。 首先,“为人谋而不忠乎?”尽己之谓忠。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自己有没有尽心尽力?外人不一定确知,要省察自己内心,不得欺心。为什么首先“省”忠呢?或许因为曾子是以“忠恕”二字体悟孔子之道的吧。
  • 本章为孔子论治国的大纲。“道千乘之国”,为什么说“道”不说“治”呢?孔子传承了“道统”,为国以道,讲政教、教化,这大不同于近代以来的政治学。这里的“道”字,又涵盖了如下所说的五件事—敬、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
  • 本章强调学习以修身、践行为本。孔子教学,强调“文质彬彬”,因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就是说,质多于文就难免粗野,文超过了质又难免虚浮,文和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是君子。子贡也说,“文犹质也,质犹文也”,假如毛都去掉了,虎豹的皮革和犬羊的皮革就没多大区别了。
  • 《论语》开篇讲“学而时习之”,这个“之”指什么呢?就包括本章所说的四者——“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孔门教学是顺着人性施教,不是教人禁欲,而是教人修心,比如教人:好色之念减轻一点、贤贤之心加重一点,使生命境界不断提升。
  • “不重则不威”。君子一定是自重的,否则就没有尊严、威严。这里的“重”,始自内心, “正心诚意”,修为到了一定程度,“威”就表现出来了,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相反,如果一个人不自重,言行轻佻,势必招来侮辱,所谓“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