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體
簡體
搜尋
大陸
美國
香港
國際
台灣
|
即時
評論
專題
視頻
|
科技
財經
娛樂
文化
|
生活
健康
社區網
紐約
舊金山
洛杉磯
多倫多
溫哥華
澳洲
歐洲
更多
容乃加
簡體
吃「苦」嘗新過小滿 善用五行保健之道
2023年05月20日 7:50 AM
「小滿」這個名稱,讓人萌生出青春的氣息、等待、向上的美好感受;「小滿」節氣是一個和農業生產緊密相關的節氣,節物時鮮對應到健康生活之道,淵源流長。這時節,也是吃「...
二十四節氣
小滿
五行養生
【成語故事】一個諸侯國主怎會成了陪嫁的臣僕?
唇亡齒寒這個成語故事來自西元前六百多年的春秋時代,講了兩個關係密切,互相依存的國家,如何雙雙走向滅亡的故事,它們滅亡的關鍵就在於一個人性的弱點被敵人攻入了。
成語故事
唇亡齒寒
輔車相依
2023年05月17日 8:00 PM
【二十四節氣】黃曆四月節 立夏民俗與養生
「昨日春歸盡」指出二十四節氣中的哪一個節氣呢?中華養生寶典《黃帝內經》提醒人夏季養生的要則,想知道嗎?立夏民俗與養生有內在的什麼關聯嗎?夏季養生之道提醒你養生的要點。
立夏民俗
立夏養生
立夏
立夏蛋
二十四節氣
2023年05月05日 8:55 AM
病入膏肓:巫人看到晉景公的夢境 行不義將被取命
常言形容人「病入膏肓」,或說「病在膏肓」是指一個人已經無藥可救了。病勢已入膏肓,命將危矣!膏肓是在人體的什麼地方?為什麼「病入膏肓」就無藥可救?這成語是出自哪本古籍?
成語故事
病入膏肓
2023年05月03日 9:30 AM
成語故事:結草銜環 生者與死者都不忘感恩圖報
古人說感恩報德至死不忘!陰間的鬼也知恩圖報,史書上有記載。從另方面來說,人做的好事、善事,也不會白做,可能在什麼關鍵時刻、或關鍵的事情上就得到令自己意外的好回報。
結草銜環
成語故事
黃雀報恩
2023年04月26日 7:22 PM
季春為何稱清明? 屬於清明的珍貴好景與美滋味
「清明」在春分節氣後到來,是二十四節氣的三月節,此時節為何稱「清明」?一年難得是清明!莫錯過天地精華孕育的好禮——清明好景與好滋味!
二十四節氣
清明
騎火茶
桐花
中華文化300問
2023年04月04日 11:00 AM
清明不掃墓? 古人在清明節從事什麼活動
清明節將來到就聯想到祭祖掃墓。其實清明掃墓的民俗形成得很晚,你知道在此民俗形成之前,古人從事哪些活動呢?
清明節
掃墓
民俗
中華文化300問
寒食節
2023年04月02日 11:00 AM
春分一刻千金難買 你要知道的春分大小事
春分是春天的中點,春分點為何被定為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呢?特色古人很珍惜一年中難得的春分節氣。傳統文化中的春分,有哪些大小事留在人間典籍,養護我們的身心呢?
二十四節氣
春分
龍抬頭
中和節
2023年03月20日 8:03 PM
「翦春韭」是什麼宴?雨翦春韭典故為誰傳?
古人感應四時的變化,用一幅春日裡的好景緻——「翦春韭」為名,留下詩情畫意的厚誼。杜甫在《贈衛八處士》詩中留下「夜雨翦春韭」的情味,然而傳下「雨翦春韭」典故的人不是杜甫,那麼杜甫承傳自誰呢?
中華文化300問
雨翦春韭
春韭宴
郭林宗
韭菜
2023年02月12日 11:32 AM
【節氣養生】立春怎麼順時「養生」?
立春意味著天地春來!在二十四節氣中立春是一年開始的標誌。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是「養生」的重要季節!立春來了,身心快速從冬天甦醒,怎樣養出好元氣呢?我們從古老的中華文化中來探索養生的智慧。
中華文化300問
立春
養生
二十四節氣
節氣養生
2023年02月08日 7:10 PM
元宵節俗:一顆元宵湯圓承載的歷史超乎想像
元宵節能不想起吃「元宵」?!為何湯圓叫「元宵」?北方才叫湯圓為「元宵」嗎?追溯元宵或圓子、湯圓的源頭,可以溯源到何時呢?一顆元宵湯圓承載的歷史超乎你的想像!
元宵
元宵節
湯圓
中華文化300問
2023年02月05日 8:13 AM
元宵節俗:猜燈謎的起源和趣事兒
「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燈謎就是這樣的一種文化娛樂,事實上燈謎的內涵包羅萬象。製燈謎、猜燈謎盛行於歷代,燈謎的起源和一些名人、文學家聯繫在一起,他們都是誰呢?為什麼愛上燈謎也能讓人考場順利呢?
猜燈謎
射覆
元宵節
元宵節俗
2023年02月04日 8:00 PM
立春:天人合一 展開一年元氣
「立春」的起源已久,映現的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成分之一。我們的古人怎樣在「天人合一」的指導下迎接立春,怎樣開展新春新希望呢?從天子到萬民、從國家到個人實踐的立春節俗對當代後人有什麼要義與作用嗎?
二十四節氣
立春
天人合一
節俗
風俗
2023年02月03日 8:30 PM
迎新年風俗集錦 驅邪迎福東西妙合
一起來看特色紛呈的新年風俗集錦,迎接美好的新年。展望世界各國,地不分中外,都有迎接新年的特色風俗,也都有驅邪迎福的願景。汲取古老的善良傳統精神,跨越2023年善惡交戰的挑戰。
迎新年
新年風俗
新年風俗集錦
傳統過年習俗
2023年01月20日 8:21 PM
「壓歲錢」怎麼壓歲?
除夕辭歲,對成長中的晚輩來說,「壓歲錢」可能是夢寐以求的。不過,家家戶戶的長輩都是期待家中小輩能長成芝蘭玉樹,怎麼年年要給他們「壓歲」錢呢?又怎麼「壓歲」呢?
中華文化300問
壓歲錢
除夕
過年習俗
厭勝
2023年01月16日 8:08 PM
挑選吉兆好年菜 中華和日式年菜聚福來
怎麼準備一桌吉祥的年菜料理?一道道年菜富含哪些吉祥好兆頭?華人吃「年夜飯」,日本吃「御節料理」,有哪些共通的吉兆象徵?
年菜
新年
年夜飯
吉兆
華夏智慧與趣味
2023年01月13日 7:33 PM
吃了冬至湯圓長一歲 或是過了年長一歲?
俗諺說「吃過冬至圓長一歲」;然而,一般公認吃過年夜飯過了年才長一歲。到底是吃過冬至湯圓長一歲,或是過了年長一歲呢?「吃過冬至圓長一歲」有什麼根據嗎?為什麼在民間流傳得這麼久遠呢?
冬至
冬至圓
新年
中華文化300問
2022年12月17日 8:50 PM
品味節氣:立冬養生 掌握一原則不負好人生
立冬拉開冬天的序幕,不管在傳統文化或是中醫五行養生上,這節氣都富含很重要的生命精神與意義。立冬賞菊詩情花意濃、立冬節氣特色、立冬食俗、立冬養生,不要錯過立冬啟動的良好時機。
冬令進補
璀璨中華文化
立冬
立冬五行養生
立冬食俗
節氣
2022年11月05日 7:27 PM
你要知道的:秋分頤養生命大小事
9月23日來了!你想到什麼呢?「秋分」報到!「秋分」有一層意思就是秋天到了中點,不過中華文明看秋分的內涵不僅僅如此簡單。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極為重視秋分這個節氣,而且在生活中落實了「秋分」的精神。為什麼秋分這麼受重視呢?「秋分」的精神又是什麼呢?
秋分
養收
天人合一
中華文化300問
2022年09月21日 9:00 AM
你可能不清楚的中秋節民俗和故事起源
中秋節又到了!祭月賞月,登高玩月,月餅處處飄香。中秋節起源於何時?中華文化的中秋節文化傳統,還有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擣藥的故事到底傳承多久了呢?探索古書中的記載,它們的起源有的甚至相距二千多年……
中秋節
中秋節民俗
中秋節民間故事
中華文化300問
嫦娥奔月
2022年09月11日 9:07 AM
白露:反映節氣的詩詞展現哪般生命情懷?
白露不露身!「白露」是以天候特徵命名的節氣,夜間白露凝結,天地的暑熱退了寒氣萌生。古人詩詞中有不少對應的描寫,展現了怎樣的心境呢?
白露
節氣
二十四節氣
2022年09月07日 8:33 AM
中秋諺語:「年怕中秋月怕半」下半句更有力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重大節日,圍繞著中秋,有許多故事和民俗,也有不少名句和諺語。可知這一諺語「年怕中秋月怕半」的下半句是什麼呢?
中秋節
諺語
年怕中秋月怕半
2022年09月01日 3:14 PM
【神傳漢字】人生命的「存在」依靠「才」但不是才能
關於雞蛋有個迴旋不盡的問題——到底「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考倒古今眾生的問題,可以從漢字的起源中找到答案。就來看兩個關鍵——存在。有神論與無神論結出的果實大不同。
神傳漢字
存在
三才
甲骨文
金文
2022年08月31日 7:27 PM
【神傳漢字】我們真的懂「漢字」嗎?
我們可能天天在看字、寫字、打字,然而我們真的懂得漢字內蘊的義涵嗎?來一趟甲骨文和金文之旅吧,從文字的始初意義和生命的意義接軌,這是一趟又有趣又深刻的神傳文化之旅!
甲骨文
金文
漢字
神傳文化
神傳漢字
2022年08月17日 7:33 PM
立秋節氣民俗與詩情 七月戒流火七夕相思
立秋有「一葉知秋」、「七月流火」讓人警惕陰陽變化消長,睹始知終。從古以來,牛郎織女的七夕故事,更讓立秋充滿濃濃的人間情味。立秋還有一些民俗防病防疫的古老智慧。
立秋
立秋民俗
二十四節氣
七月流火
中華文化300問
2022年08月07日 11:24 AM
【名作故事】守節博學30年 司馬遷作史記竟兩代志業
一代良史司馬遷,繼承父親之德業,完成了記事嚴謹詳實意賅的歷史真實錄《史記》,成為「正史」的標竿。他以一生完成這本跨度二千四百一十三年,共五十二萬多字的巨作,經過一番怎樣地銘心刻骨的歷程?
史記
名作故事
司馬遷
太史公自序
2022年07月27日 7:56 PM
【人生名句】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對應的歷史大事
「失之毫釐,差以千里」這句話在人中流傳很廣,而它的來源也很久遠。在許多古書中都有這句話。這句人生名句所要彰顯的是什麼「寶貝」呢?它為什麼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受到非凡的重視呢?
人生名句
司馬遷
史記
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2022年07月13日 1:00 PM
從先秦到明清各代粽子 多味多姿一一道來
粽子的文化傳統已經傳承了二千多年,粽子的外表和內餡也是形形色色:甜粽、鹹粽、果粽、雜粽、果仁粽、涼糕粽、養生粽,繽紛多彩。從先秦到明清各朝代的特色粽子,一文說分明。
端午節
粽子
節俗
2022年06月02日 8:30 PM
不知「道」已在道中:端午節俗對應的養生之道
端午節俗中反映了天人合一觀,以及古來的五行養生之道。人們迎節過節俗,吃粽子、吃「五紅」、吃「五黃」、掛艾草菖蒲、用午時水,可以說不知道已在道中。當我們深入知道時,更能發現節俗中蘊藏的文化智慧。
端午
養生之道
節俗
粽子
艾草菖蒲
2022年05月29日 7:33 PM
立夏養生怎麼食補 怎麼吃出美顏色?
五月薰風迎暑來,立夏到了,在熱天裡怎麼養生?看傳統中醫的智慧。中醫說夏天進補美顏正是時候,要怎麼作呢?立夏又有什麼民俗呢?
中華文化300問
立夏
養生食補
節氣
美顏
2022年05月04日 10:44 AM
1
2
3
...
下一頁
共有約 260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中國居民負債高 分析:動存款還貸可能性大
中國房地產市場4月份環比整體漲幅下跌,宏觀經濟數據不及預期,居民存款13個月來首次轉跌。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居民負債率很高,現在中國經濟走低,居民收入減少,動用存款還房貸的可能性大。
中共掌握出海企業數據 對美展開超限戰
【菁英論壇】G7峰會 美日給中共上絞索
共和黨暫停債務上限談判 指對話沒有成效
G7對俄新一輪制裁 美將71家公司列黑名單
排行榜
TOP
ARTICLES
1
【成語故事】一個諸侯國主怎會成了陪嫁的臣僕?
圖
2
吃「苦」嘗新過小滿 善用五行保健之道
圖
精彩推薦
EDITOR's
PICKS
美國房價繼續下跌的兩大原因
美國開始瓦解中共海外「黑手黨」機構
圖
聖日芳時(七絕七首)
圖
加拿大政要紛紛祝賀法輪大法傳世31周年
圖
除了房地產 哪些投資可以避險又增值?
白襪變黑很噁心 專家教你如何讓它潔白如新
圖
中華傳統母親花是哪一種?
圖
【經典小說選登】呂大郎還金完骨肉
圖
螞蟻不請自來? 用這招可輕鬆趕走牠們
圖
黃金博物館說故事:金光下的山城歲月
圖
我們使用cookies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用户體驗。這包括個性化的內容和廣告。若您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以及我们更新的隐私政策(Privace Policy)和使用條款。
更多信息
我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