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300問】

年俗「故事」:春聯普及百姓家 由於這一人

作者:容乃加
春聯何時普及天下百姓家?(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758
【字號】    
   標籤: tags: , , , ,

除夕前,什麼時候換上新春聯好呢?一般是在祭灶神、大掃除之後就可以黏掛了。門楹上掛上春聯,將冬天的氣氛一轉成新春,千門萬戶立即煥然一新。在中華文化史上,當前的這種遍及百姓家的紙春聯是何時開始黏掛的呢?

在千年前的宋代,新年掛「桃符」的習俗就很普遍,但是那時的桃符還不是紙春聯。北宋王安石《元日》詩寫道:「爆竹聲中一歲除……爭把新桃換舊符」,南宋末年都城臨安風俗志《夢粱錄》記載除夕「釘桃符,貼春牌」。由「新桃」和「釘」的動作來推想,當時的桃符應是鐫寫在桃木板的對子。

春聯何時普及百姓家

在紙上寫上祈福的好對子,遍貼千門萬戶是在明代,那時民間有人稱「春聯」,而官府行文仍稱「桃符」。明太祖朱元璋有個興趣,就是微服出行觀賞春聯,玩味春聯,樂在其中。他下詔除夕前無論公卿士大夫,還是庶民百姓家,都要在除夕日於門外貼上春聯一副,他將觀賞玩味。[1]

明太祖下詔,無論公卿士大夫,還是庶民百姓家,都要在除夕日於門外貼上春聯一幅。(Shutterstock)

再看明代北京風俗記《宛署雜記》的記載,可以發現明代朝廷積極提倡春聯,從中央推動到各地方的實況。明朝明令官府,從中央到地方府縣在新官上任時,及新年時都要貼桃符、門神;還有如土地祠(土地公廟)、後方宅門等處在新年也要貼「桃符」。甚至連貼多少副、公庫給開支多少錢都有詳細規定。

可見,由於明太祖透過朝廷的規定,推展了春聯普及各級官府以至地方百姓家、土地公廟。明代春聯的普及在文學著作中也留下了顯影,例如明代的跨時代巨作《西遊記》《儒林外史》中都提到了「春聯」。

明太祖趣在春聯

明太祖愛看春聯、賞春聯,也愛作春聯。他曾御書春聯一副,送給開國功臣中山王徐達,表揚他非凡的功勳:「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2]

除夕日,太祖微行出行民間,觀賞百姓家門外的春聯,樂在其中。一次他偶然看見有一戶人家沒貼春聯。一問,原來是閹豬的人家,並不識字,還沒找人幫忙寫春聯,於是他親自動筆為這戶人家寫了一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後來,太祖再次微服出巡,經過這戶閹豬人家,還是沒見到春聯貼掛上,就問了緣故。這戶人家回答說:「因為知道是皇上的御書,就高懸在中堂,每天燃香祝禱聖上,為獻歲祈福。」太祖大喜,送了這家人五十兩銀,幫助他們換個職業。[3]

雖然現代貼春聯的風尚慢慢式微了,若在歲末年尾的除夕前貼上春聯,迎來春風送暖,同時也將會帶給人萬里乾坤一夜新的氣象!
——
[1]見:清代陳尚古《簪雲樓雜說》「春聯」條記述。
[2]見:明代周暉《金陵瑣事‧卷一》「春聯」條記述。
[3]同註[1]

─點閱【中華文化300問】系列─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民間有「做七」習俗,「做七」意指在親人往生後每七天舉行超度法事,「做七」習俗行之久矣,由來為何?為甚麼不行作「五」、作「十」的習俗,而是做「七」呢?做「七」的理據為何呢?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了解。
  • 王勃從滕王閣高處臨觀秋景,所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滕王閣序》)瑰偉絕特的景色就來自初唐上元二年(675年)九九重陽日。共賞九九重陽詩詞的名篇佳句。
  • 可知古今有兩個「中秋」?它們各以「月夕」和「夕月」為名,表現了「中秋」豐富多元的特色與內涵。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 中秋節的月亮與嫦娥的傳說迢遞人間幾千年,是最古老的中華民俗傳說中的一個,啟發人修煉成仙、返本歸真的追求,也顯示給人往上飛昇的關鍵。月餅加進了月亮與嫦娥故事中扣響人間的中秋組曲,傳送著濃厚的團圓情味。宋代學者邵雍《梅花詩》吟:「蕩蕩天門萬古開,幾人歸去幾人來。」道出了天人之間的幽微相通,嫦娥可不就是引路的仙子?!
  • 有一種植物從中國的《詩經》產生的年代以來,就和一家的主婦發生了關聯,從而衍生出一些代稱母親的名詞。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名詞也是代指母親的,是什麼呢?
  • 在中國古代,「畫麟閣」或「入麟閣」代表著作為臣子的卓著功勳或最高榮耀。李白詩云「功成畫麟閣」,杜甫抒懷「志在麒麟閣」。這一典故因何而來?這要從漢宣帝甘露三年說起。那年,漢宣帝因匈奴歸降,回憶起輔佐有功之臣,於是命人在未央宮麒麟閣繪製了十一名功臣的圖像。
  • 本世紀罕見日食,世界唯一的全日食記者對日食如此反應?科學研究表明,觀看日食可以強烈影響人的心理,使人敬畏,激發原始的歸屬感。
  • 「年」的古字寫作「秊」,從古來字形的演變中可以看到「年」的本意。「年年有餘」,老百姓期待,天子也期待——他們共同的祈願是什麼?這個成語典故的本事起源於夏朝末年,源遠流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