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中國債務負擔創紀錄 佔GDP比例達237%

【大紀元2016年04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報導)中國總債務第一季度上升到創紀錄的水平,達到GDP的237%,遠遠高於其它新興市場,引發金融危機或增長長期放緩的風險。

根據《金融時報》的計算,北京已經開始採用大規模借貸的手段來刺激經濟增長,致使第一季度的總債務達到163萬億人民幣(25萬億美元),含居民,非金融企業和政府三個部門,包括國內和國外借貸。

這樣的債務比例遠遠高於其他發展中經濟體。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去年第三季度,新興市場的債務/GDP比例為175%。

國際清算銀行(BIS)計算中國債務/GDP的比例是249%。這跟歐元區和美國的水平相當,歐元區的債務/GDP比例是270%,美國的比例是248%。

雖然中國債務負擔的絕對規模令人擔憂,然而更大的擔憂是債務累積的速度。在2007年,中國債務佔GDP的比例只有148%。

收益節節下降 將出現大量壞賬

高盛首席投資策略師哈繼銘在報告中說,每一個債務快速增長的大國要麼經歷了金融危機,要麼經歷了GDP增長長期放緩。

《金融時報》報導說,中國目前的債務水平和它跟全球金融市場越來越緊密的聯繫,是IMF(國際貨幣基金)最近警告中國對發達經濟體構成越來越大風險的部分原因。

經濟學家說,鑑於任何時候可盈利項目的數量都是有限的,任何經濟體要在短時間內有效部署這樣大量的資本都很困難。隨著收益節節下降,更多貸款處於變質的風險當中。

新增貸款飆升創紀錄

最近,隨著硬著陸的擔憂加劇,中共將政策重點從去槓桿化轉向刺激。根據央行數據和《金融時報》的計算,2016年第一季度的新增借貸增加了6.2萬億元人民幣。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季度飆升,比去年的步伐加快50%。

經濟學家普遍認為,中國經濟的健康處於危險之中。分歧在於,這場危機將如何展開。

專家看法的一個極端是,中國將發生急速金融危機——美國2008年的雷曼時刻重現。當時銀行紛紛倒閉,令信貸市場癱瘓。專家看法的另外一個極端是,中國將發生慢性的、日本風格的萎靡不振,經濟增長放緩幾年或幾十年。

新興顧問集團創始人喬納森·安德森屬於第一個陣營。他警告,自從2008年以來,中國各銀行通過出售高收益理財產品,越來越依賴不穩定的短期資金,而不是依靠穩定的儲蓄來推動巨大的信貸擴張。就像雷曼和貝爾斯登在2008年證明的那樣,一旦違約上升,信心坍塌,這種資金可以迅速蒸發。

安德森上個月寫道,按照目前的債務擴張速度,某些銀行出現資不抵債只是時間問題。到那時候,一場金融危機很可能將發生。

責任編輯:蔡致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