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孟奇:債務重、增長難、風險高的「新常態」

人氣 2
標籤: ,

【大紀元2015年03月25日訊】剛閉幕不久的中國全國人大會議在官方報告中將經濟增長率設定為7%左右,這代表了北京承認中國經濟不只告別了兩位數增長的階段,在經濟增長率上更連「保9」、「保8」都已不再可能。

面對經濟增長失去動能,北京的官方術語稱此為「新常態」。這個術語有兩個意含。第一是所謂「常態」的說法,表示目前的經濟減速並非只是短期的景氣循環週期下行,而是長期的結構性根本改變。

第二則是在於使用「新」這個字眼,也等於間接承認了「舊」階段的增長模式有諸多問題。依照北京的官方說法,「新」就是「有異於舊質」,而其不同於以往的「新特徵」是「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續」,換句話說,這就是指出過去的高增長方式是「低效率、高成本、不可持續」的。

中國經濟需要由「舊模式」轉變到「新常態」,但這不會是容易的事情。最主要的困難在於「舊模式」留下的問題相當嚴重,其中最麻煩的莫過於極度倚重「低效率、高成本」投資與借貸驅動,「不可持續」的舊增長模式,其中形成的沉重債務負擔,將使得「新常態」不只「增長難」,甚至「風險高」。

在過去7年當中,僅管中國GDP平均年名義增速達到9%,但借款增速卻高出甚多,達到驚人的15%,其中很高比例還是投資浮濫造成的不良債務。中國的經濟減速將會大幅弱化還債能力,特別是在資產品質不佳,產能嚴重過剩的房地產、煤炭、鋼鐵、水泥等部門,很可能產生金融風險。從另一方面來說,中國的GDP成長高度依賴信用創造,形同「信貸上癮」,這意味著如果中國政府試圖強化信用管理,戒斷經濟增長的信貸癮,就必須面對GDP增長進一步下降—有專家估計至少會再降低兩個百分點。這不只會使償債能力更加弱化,還可能使得經濟無法產生足夠的就業崗位,其產生的社會衝擊將會是非常棘手的問題。

北京應當深知所謂的「新常態」,其實正面對「債務重、增長難、風險高」的困境,而中國官方在不同場合也表示,將試圖透過優化結構、提升效率來脫困。但是要改變舊模式,就需要撼動利益盤根錯節、陋習慣性頑強的結構,同時需要被改革的也不僅限於經濟層面。從歷史來看,一國的經濟若要順利轉軌進入理想的「新常態」,都必須伴隨著大規模的社會與政治改革,而這就是在北京目前的「新常態」論述中還諱言的了。

責任編輯:南風

相關新聞
美前財長和瑞銀下調中國經濟增速預測
經濟下行壓力增 中國明年經濟目標或下調
大陸專家:中國經濟可能陷入嚴重蕭條
謝田:評點國務院參事的錦囊妙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