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史料

《天工開物》百里內外就有 入水永劫不壞恩物

天工開物。(公有領域)

【編按】《天工開物》初刊於1637年(明崇禎十年)。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書中記述的許多生產技術,一直沿用到近代。先後有日、英、德、法、俄等譯本。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十八卷,並附有一百二十三幅插圖,描繪了一百三十多項生產技術和工具的名稱、形狀、工序。特分節刊登,以饗讀者。

百里內外就有 入水永劫不壞

石灰

石灰是經火燒鍊石灰石製成的。石灰凝固以後,遇水永遠不會被破壞。眾多的船隻和牆壁.填縫防水必須要用石灰。百里內外的土中.總會有可以燒成石灰之石,這種石以青色的為上料,黃、白色的次之。

石灰石埋於地下二、三尺內,掘取出來燒煉,但表面風化的不能採用。燒石灰的燃料中,煤炭佔十分之九,薪炭佔十分之一。先將煤炭用泥合成餅,每一層煤餅上堆一層石,下面鋪以燃料,點火燒之。最好的叫礦灰,最差的叫窯滓灰。火力一到,便將海石燒脆,放在風中,時間一久便成為粉。急用時以水沃濕,也會自成粉末。

用石灰填固船縫時,得與桐油或魚油調配,放在厚絹或細羅上用油拌合,再杵一千下以後塞縫。用石灰砌牆或砌石時,要篩去其中的石塊,用水調粘。塗飾器物,仍用油灰。用石灰粉刷牆壁,則將石灰用水澄清,加入紙筋後再塗抹。用來修墳墓或蓄水池時,則是石灰一份,加入河沙、黃土兩份,以糯米糊、楊桃藤和勻,輕輕一壓便很堅固,永不毀壞,名曰「三和土」。其餘如製造藍澱、造紙,都離不開石灰,其用途難以枚舉。浙江溫州、台州及福建、廣東沿海地區的石頭如不能燒成石灰,則有天然產生的牡蠣殼可作代用品。

蠣灰

在海濱靠水的石山之處,由於海浪的長期衝壓,生出一種「蠣房」,福建稱為「蚝房」。年深日久,蠣房長到數丈之長,寬達數畝,崎嶇不平,形狀像是假石山。蛤蜊之類被衝壓到石岩中,久之消化成肉團,名曰「蠣黃」,其味極其珍美。燒蠣灰的人手執錐與鑿,涉水將蠣房取來(藥鋪所賣的牡蠣,就是其碎塊),堆起煤將蠣殼架火焚燒,與前述燒石灰的方法一樣。用蠣灰粘砌城牆、橋樑,或與桐油調合造船,功用與石灰都是一樣的。有人誤以為蜆灰(即蛤粉)就是牡蠣灰,是因為沒有追究事物之原理所造成的。

原文

《天工開物》燔石第十一卷──石灰

天工開物。(公有領域)
天工開物。(公有領域)

凡石灰,經火焚煉為用。成質之後,入水永劫不壞。億萬舟楫,億萬垣牆,窒隙防淫,是必由之。百里內外,土中必生可燔石。石以青色為上,黃白次之。石必掩土內二、三尺,堀取受燔;土面見風者不用。燔灰火料,煤炭居十九,薪炭居什一。先取煤炭,泥和做成餅,每煤餅一層,疊石一層,鋪薪其底,灼火燔之。最佳者曰礦灰,最惡者曰窯滓灰。火力到後,燒酥石性。置於風中,久自吹化成粉。急用者以水沃之,亦自解散。

凡灰用以固舟縫,則桐油、魚油調厚絹、細羅,和油,杵千下,塞艌;用以砌牆石,則篩去石塊,水調粘合;甃墁,則仍用油灰;用以堊牆壁,則澄過,入紙筋塗墁;用以襄墓及貯水池,則灰一分,入河沙、黃土二分,用糯米粳、羊桃藤汁和勻,輕築堅固,永不隳壞,名曰三和土。其餘造靛造紙,功用難以枚述。凡溫、台、閩、廣海濱石不堪灰者,則天生蠣蠔以代之。

蠣灰

凡海濱石山傍水處,鹹浪積壓,生出蠣房,閩中曰蠔房。經年久者,長成數丈,闊則數畝,崎嶇如石假山形象。蛤之類壓入岩中,久則消化作肉團,名曰蠣黃,味極珍美。

凡燔蠣灰者,執椎與鑿,濡足取來(藥鋪所貨牡蠣,即此碎塊)。疊煤架火燔成,與前石灰共法。粘砌城牆、橋樑,調和桐油造舟,功皆相同。有誤以蜆灰(即蛤粉)為蠣灰者,不格物之故也。

【注釋】

◎石灰:指石灰石,主要含碳酸鈣;焚燒後變為生石灰,即氧化鈣;再加水成熟石灰,即氫氧化鈣。

◎塞艌:艌讀念,原意挽舟索,後引申為修理舊船,此處指填補船縫。

◎甃:讀宙,磚。

◎墁:讀曼,把磚石鋪在地面上。

◎堊:堊讀惡,用白土塗飾。

◎隳:讀灰。毀壞,崩毀。

◎三和土:又稱三合土,用河沙、黃土、石灰合成。

◎蠣:讀力。牡蠣,又稱為蚝,肉美可食,其外殼可燒成石灰。牡蠣長成後聚集在近海的岸邊岩石上,死後肉爛而留下空殼。新的牡蠣又依附在許多空殼裡生長。久之形成大片牡蠣殼堆積,叫蠣房或蚝房。原文說蠣殼是「咸浪積壓」而生、「蛤之類」被壓入蠣殼久成肉團,為作者觀察失誤。

◎濡足:濕腳,指涉水。

◎蛤蜊:辮腮綱蛤蜊科。

◎蜆:讀現。蜆介殼圓形或心形,表面有螺紋狀。蜆非蛤蜊,亦非牡蠣,但是三者介殼都可燒成石灰(氧化鈣)。

──轉自《新三才》

點閱【天工開物】相關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