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正述】夏之三:禹功天成

神傳文化之中國歷史正述(大紀元)

夏朝:大禹治水之二

禹功天成

帝堯在位七十二年,大禹受命平水土,輔佐大禹一同治水的還有伯益與后稷、夔。諸侯百姓們在大禹的帶領下,登高山、跨深谷,伐林開路,鑿山疏河,踏上了治水的漫漫長途。

畫九州 導九山 治九川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洪水泛濫時,東部因地處下游,受害最為嚴重,故而大禹治水先東後西。而東部諸州中,北部冀州為帝都,所以大禹治水就從這裡開始。之後再治理東南方的兗州,再向東南治青州,再向南治徐州,再南治揚州,從揚州而西治荊州,荊州而北治豫州,豫州向西治梁州,最後是梁州之北地勢最高的雍州。

大禹像,出自《歷代帝王聖賢名臣大儒遺像》,18世紀繪製,法國國家圖書館藏。(公有領域)

在九州大地上,大禹按九條線路治山通水,分別是從岍及岐,至於荊山;從壺口、雷首,至於太岳;從厎柱、析城,至於王屋;從太行、恆山,至於碣石,入於海;從西傾、朱圉、鳥鼠,至於太華。從熊耳、外方、桐柏,至於陪尾;從嶓冢,至於荊山;從內方,至於大別;從岷山之陽,至於衡山。

於是之前懷山襄陵的大水回歸河道,九州大地上,弱水、黑水、黃河、漢水、長江、濟水、淮水、渭水、洛水,九條河道如龍如脈,流布九州,朝宗大海。

這真是一場艱巨浩繁的工程,每州動用三萬人功,九州共用二十七萬人功。然而正如大水之來非人力可為,大水之治,亦非人力可為,必要承天命具聖德,從而得天時協地利,以成大功。

聖德昭著 天地相助

大禹周行宇內,跨巨海時,有黿鼉駕橋;跨山嶺時,有神龍為馭。每至名山大澤,則召其神明,詢問山川脈理,以定治水方案。

一次,大禹站在黃河邊上,沉思如何治水。人首魚身的河伯現身出來,授河圖於大禹。得到了河圖,大禹就得到了治河之法。他從青海境內的積石山開始,疏通河道至於陝西山西間的龍門山,在龍門山,大禹鑿山斷門,使黃河自斷山間流出。再南下到華山,又東行至於河南砥柱山,再向東至於洛北孟津,經洛水入河處,至於大邳。之後北行過降水,直到大平原。在這裡黃河分為九道,徒駭河即是其中之一,九河分流,以殺其勢,最後再匯為一河,名為逆河,奔騰入於渤海。

大禹聽說宛委山之巔有金簡之書,青玉為字,編以白銀,封於磐石之下。於是東巡求書。在神人玄夷蒼水使者的指點下,齋戒三月,於庚子日登山,得金簡玉字之書,曉三河體勢,通治水之理,於是按其疏導百川,各得其宜。

大禹一路歷盡險阻。史載他在開鑿軒轅山時,因山石巨大,人力難為,他曾化身為熊,以神力開山。他在南巡渡江時,一條黃龍浮出水面,船幾乎要被掀翻。船中人驚恐萬狀,面色如土。大禹卻仰天而嘆,繼而說道:吾受命於天,竭盡全力是為了救人,生死有命,何懼於黃龍呢。黃龍聽懂了大禹的話,俯首低尾捨舟而去,消失在茫茫的江水中。無論山高川險都不能阻擋大禹。

大禹治水,明 仇英繪《帝王道統萬年圖》冊頁。(公有領域)

此外,大禹開鑿龍門山時還得到了一支可以量度天地的伏羲玉簡。在龍門山一處深達數十里的岩穴中,大禹舉火前行,遇神獸銜夜明珠前來引路,又行約十里,遇到一位神人。神人示大禹八卦之圖,之後又拿出一支玉簡授於大禹。玉簡長一尺二寸,以合十二時之數,光如日月,可以量度天地。大禹執持此玉簡,腳踏禹步,周行天下。

禹步者,為大禹所創,大水之畔,大禹王步罡踏斗,凌風而起,召役神靈,驅邪辟獸,翻石走沙。後世道教根據禹步推演出多種聚氣修身、袪邪請神之術。大禹的足跡遍歷神州大地,後世以「禹跡」為中國之代稱。所謂「芒芒禹跡,畫為九州」。

大禹定九州、導九山、治九川,浩繁艱巨的工程,壯麗如史詩。大水退去,露出平原、丘陵、深谷、高山。雍州、豫州之水,流向青州、徐州,而後注海;梁州、荊州之水流向揚州,而後注海;兗州、翼州之水各自東流注海。九州大地上,山如骨、水如脈,萬物井然,生機勃勃。

參考文獻:

1. 《綱鑑易知錄》

2. 《繹史》

3. 《吳越春秋》

4. 《太平廣記》

5. 《呂氏春秋》

6. 《尚書正義》

7. 《拾遺記》

8. 《路史》

9. 《洞神八帝元變經》

10. 《抱朴子》

11. 《雲笈七籤》

神傳文化之中國歷史研究組

反饋信箱:zglszs@feitiancollege.org

點閱中國歷史正述】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