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電影創作者 不出走活不下去

人氣: 150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7年07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翠玲台灣台北報導)台灣電影導演、編劇等創作人才一冒出頭就被對岸挖角,政大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郭力昕指出,培養人才、留住人才,觀眾有所成長,台灣電影活下去,所有癥結都在文化政策,今天不管國民黨或民進黨執政都沒有文化政策,且文化部預算仍然不到1%,不能怪電影創作者有點名氣或能力就被對岸挖角,應該先問政府到底做了什麼?讓電影創作者想要留在台灣卻活不下去。

郭力昕表示,台灣嚴肅的創作者大有人在,有電影創作企圖,也不希望自己變成票房毒藥的人,最後不得不接受兩岸合作或到對岸工作,是因為政府對電影創作無法提供豐厚的創作環境及有利條件。而在學校中一批批年輕優秀的創作者,不是看著他們準備妥協在現實中,去拍廣告片、爛片,就是得苦哈哈或設法典當房子支持創作。

郭力昕說,留住人才有很多配套措施,包括電影創作挹注,可從娛樂稅或樂透取得財源,或提供映演平台如公共電視。不過,台灣的公視1年經費只有9億,英國BBC、日本NHK卻超過新台幣2千億。電影創作挹注應該補助創作者,而不是只有優良劇本補助。目前優良劇本補助額度雖然越來越高,仍嫌不夠,電影創作者得籌措資金,然後電影拍完找不到戲院上映,或是上映2、3天口碑不行馬上就被刪減場次,只剩白天1、2場,種種問題都跟政府坐視不管、缺乏文化政策有關。

韓國電影崛起,除了政府、企業支持,電影產業幾次大規模社會運動似乎也起了作用。郭力昕表示,1998年韓國總統金大中推出電影政策,規定韓國的戲院1年必須放映韓國電影140幾天。韓國電影產業再努力,如果沒有戲院映演比率保護政策,韓國一樣會是好萊塢電影的天下,好的政策推出可以跟產業互相拉抬。

韓國還有另一項文化政策與影視有關,韓國公共電視預算雖不像日本那麼高,但也是台灣的幾十倍。韓國公共電視擁有龐大的資金拍《大長今》等韓劇發行全世界,加上運用大量資金培育人才,人才還需要外流嗎?由於回報很大,人才一直投入影視產業創作中。

郭力昕認為,產業集體的努力要有制度配合,台灣電影產業從未有過這種機會。電影創作者得靠自己的錢、一點點電影輔導金拍片,到上映時,即使是台灣票房最好的導演魏德聖或《看見台灣》導演齊柏林,還是要跟戲院喬放映時段。加上票房不透明,製作公司恐怕連一半票房收入都沒拿到,被片商吞掉,政府不解決這些問題,完全是一個不公平又缺乏支持體系的文創產業製作環境,要產業怎麼繼續努力。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