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

唐僧的伯樂——鄭善果

唐朝玄奘(三藏)法師是朝野仰慕的高僧;鄭善果是歷仕隋唐兩朝的大臣。這二人,一個身居朝堂為官,一個身居佛院為僧,看似沒有交集,卻還很有緣分。

鄭善果九歲時,他的父親鄭誠任北周大將軍,奉命征討尉遲迥,戰死沙場。善果由母親崔氏撫養成人。

敦煌壁畫中的北周士兵作戰圖。(公有領域)

朝廷為撫恤亡臣後代,命鄭善果繼承父親的爵位,為開封縣公。隋朝開皇初年,鄭善果又被升為武德郡公。他14歲時,又被授予沂州刺史,不久之後擔任魯郡太守。可謂少年得志,平步青雲。

鄭善果的母親出身官宦之家,博覽群書,素以禮義教子。鄭善果官爵高隆,俸祿充裕後,看到母親依然親自紡紗織布,直到深夜才去休息,表示不能理解。但鄭母認為,善果所得俸祿,是因父親以身殉國,才得到的恩賜,作為鄭家的妻子和孩子,不能專享皇帝賜予的恩惠。她建議善果,應當把皇帝的恩賜分送給各地親友。

在母親的影響下,鄭善果也克己奉公,以清廉自持。他的政績在當時被評為天下第一,和武威太守樊子蓋並列,為此隋煬帝各賞賜他們千段絲帛、百兩黃金。

鄭善果一直輾轉各州任職,身為朝廷大臣,他又是如何遇見玄奘的呢?

玄奘雕像,位於西安大雁塔前。(公有領域)

玄奘生於隋文帝仁壽二年(公元602年),原名陳禕,五歲喪母,十歲喪父,之後,跟隨已出家的二哥前往東都洛陽淨土寺,在二哥的教導下學習佛經。他聰慧過人,又十分好學,進步很快。

玄奘十三歲時,時任大理卿的鄭善果奉皇命在洛陽招收十四名資優少年出家為僧,當時候選的優秀少年達數百人。

由於玄奘當時年紀還小,沒有資格參加考試,但小玄奘站在公門邊徘徊著,就是不肯離去。鄭善果偶遇玄奘,見他年紀雖小,卻氣宇出眾,心裡暗暗稱奇,問他:「你是誰家的孩子?」小玄奘回答俗姓陳。

鄭善果又問他:「你是來求剃度出家的嗎?」玄奘說:「是。但是我學習佛法的時間很短,沒有資格參加考試。」

鄭善果就接著問他:「那你出家是為什麼呢?」

小玄奘答道:「意欲遠紹如來,近光遺法。」意思是,從遠的來說,我想繼承如來的佛法;從近的說,我希望能夠將佛法發揚光大。一個十多歲的孩子,講出這番話,有這樣的胸懷,怎能不令人稱奇?

鄭善果有感於他的志向,又讚賞他的風骨,於是破格錄取他。短短幾句話,就使玄奘從數百人中脫穎而出。鄭善果說:「背誦經書,功夫易成,但是風骨難得。如果玄奘能夠出家,將來一定會成為佛門偉器!」

〈玄奘西行圖〉,現藏於東京博物館。(公有領域)

後來玄奘的成就,印證了鄭善果的識人之明。玄奘遠赴天竺求法,前後十七年,他對佛法義理的掌握,已經達到很高的造詣。玄奘東歸大唐時,戒日王拘摩羅等十八位國王,都是流著眼淚,悲傷地和他辭別,並且施贈青像與金銀錢財;回到大唐後,也受到唐太宗及朝野的隆重禮待,太宗並親自為他翻譯的佛經撰寫《三藏聖教序》。

玄奘少年時,鄭善果就認定他將來一定會成為佛門偉器,果然一語中的。@*#

事據:

《隋書》卷80

《舊唐書》卷66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1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