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談

忠則必正 有正然後用其能

倉頡像。(素惠/大紀元)

前些日子,朋友求助於筆者幫忙處理一個在海外的白領人士心中的糾結。對方在電話中告訴我他的矛盾,他帶著中國頂尖大學畢業生的光環來到了海外,完成學業後進入職場十幾年,但是每天生活得十分緊張,生怕丟了工作。但是越擔心反而越容易發生事情,那天在公司發生的飯盒事件讓他坐立不安,甚至深度的懷疑自己會因此丟掉工作。

筆者十分理解在海外生活的甘苦,但是要解開他的糾結則必要從認知上去理順,例如:為何一個中國的尖子生會將主管的飯盒誤以為是自己的,直到吃完了之後才恍然知錯呢?再如他為何會糾結在的該不該去向主管承認,還是當作沒發生過,反正公司有七八十個員工,主管不一定會發現是誰拿錯了飯盒?這樣不就沒事了嗎?梗在他內心的想法是:「如果被主管知道我拿錯飯盒,那麼他會質疑我的能力,然後將我開除,我在海外辛苦打拚了十幾年不就全毀了嗎?我不知道該何去何從?」所以他當時採取了不作聲就不會讓主管知道的舉動。

為家人準備的便當。(江柏逸/大紀元)

筆者十分驚訝於他這種角度,我回憶起自己從小受的教育,總是要我們成為一個誠實的人。因此,我向他提供了不同的想法,「在中國的頂尖大學中學習了四年,自己學會了什麼?以備面對與解決今天的問題?同時,我們可以思考一下,既然出身名牌大學,為何會擔心找不到工作?」他認真的思考後認識到了以前沒有考慮過的角度,「原來人生不是只在求名中打轉,中國的教育禁錮了自己許多獨立思考的機會。」他也認為那位主管常常在工作中挑剔自己的小毛病是一件吹毛求疵的事情,所以想當然爾的以為主管會因為飯盒事件開除他。

我借機跟他分享了中國傳統文化中許多關於忠於工作的概念,如《忠經 廣為章第十一》的:「明主之為國也、任於正、去於邪。邪則不忠、忠則必正。有正然後用其能。」他們的工作處理許多金融上的投資與管理,所以對於細節是十分重視的。如果主管不忠於他的工作,不防範錯誤則會造成對所有的顧客與員工的嚴重損失。所以在工作上必然要嚴格要求,畢竟這是保護了顧客也就是保全了公司,當然也保護了他,並不是對他的鬥爭,因此當不能因為人際關係的考量而敷衍帶過。

猶如一個國家有了正的君主才不會被奸佞小人給蒙蔽,「是故師保道德、股肱賢良、內睦以文、外威以武、被服禮樂隄防政刑。」朝中賢良當政才能德威遠播,不但避免了戰爭也會得到「大化興行、蠻夷率服、人臣和悅」,因此邦國得到平安康富。

經過分析與思考後,他選擇了向主管承認自己的疏忽。因為飯盒是母親做好的,往往都是匆忙的拎著飯盒就頭也不回的走了。不但如此,他在吃午餐時也沒發現自己竟然吃的不是母親準備的食物。他藉此機會看到自己對母親辛勤付出的毫不重視,遑論感恩。「誠實是上策」,他不但得到了主管的理解,也為自己不尊重母親的行為感到慚愧,主管的理解與原諒紓解了他的焦慮,也改變了他長期被禁錮的某些負面思維,這從陰霾中顯露出的曙光正如他生命的寫照,我也為他感到高興。@

點閱【神傳漢字看人生運道】連載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