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長篇小說

小說連載: 出塵(二十一)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9月21日訊】

“其實你現在覺得名利心好去,那是因為你沒有遇到那么大的名利方面的考驗。當然師父也說過,‘我們這一法門,在常人中修煉的這一部分,要求就在常人社會中修煉,最大限度地保持著和常人一樣,不是在物質利益上叫你真正失去什么東西。不怕你當多大官,也不怕你有多大的財,關鍵是你能不能把那顆心放下。’所以你看這些煉法輪功的人,我們有我們各自的工作,也有政府官員,也有開公司當老板的,干什么的都有。只不過他們在工作或經商的時候,心態很正,不會因為執著于錢財職位去搞坑蒙拐騙、歪門邪道的東西。那他們能掙錢就掙唄,他們心里沒有把錢和地位看得那么重時,就等于把這兩方面的執著心去了。

說到情,不是說去掉情,人和人就都橫眉冷對了。這個師父在《轉法輪》里也說過,‘當然,我們在常人社會中修煉,孝敬父母、管教孩子都是應該的,在各种環境中都得對別人好,与人為善,何況你的親人。對誰也一樣,對父母、對儿女都好,處處考慮別人,這個心就不是自私的了,都是慈善之心,是慈悲。情是常人中的東西,常人就是為情而活著。’

有的時候我也想,為什么愛情是小說或歌曲永恒的主題呢?我覺得可能是這么回事。當一個人真正愛另外一個人的時候,他的一切考慮都是從對方出發,完全是無私的付出,所以就美好。但是現在這樣的愛情不多了,付出一點就想回報,吃了虧就委屈得不行,甚至引發仇恨。

其實人和人之間無私的關怀才是美好的。就象師父說的,‘對誰也一樣,對父母、對儿女都好,處處考慮別人,這個心就不是自私的了’。有的男人或女人占有欲很強,把對方當作是自己的財產,對方對另外的人好一點就受不了,這就是妒嫉。因為他們好象美其名曰是出于‘愛’,其實是出于私心。有了私心就不美好了。人甚至還可能為了私心干坏事,傷害他人的利益。

西方講博愛,東方講慈悲,《禮記》上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學了《轉法輪》再看這些話,覺得它們雖然不是一脈相承,但是一理相通,也一目了然。”

張璐有些憧憬的說,“如果每個人都象你們老師說的‘處處考慮別人’那多好啊,人和人之間就不會互相傷害了。”

“對呀。如果人都能去掉私心,社會就會變得象《禮記》書上說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与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皆有所養’。”

“現在這個社會誰還講這些,咱們也就是憧憬憧憬。”

“張璐,我跟你說,”我喝了口茶,“我這次去歐洲,走了大概將近10個國家。歐洲社會雖然達不到剛才我和你說的那樣,但是人和人之間關系還是很友善的。我們在那邊玩儿的時候,有人看到我們在看地圖,就主動走過來問‘can I help you?’(我能幫助你嗎?)有時候,有的人英文不是很好,連比划帶說看你還不明白,那真是恨不能帶著你走。我們与他們之間都毫無戒心。這就不象中國,你一問他‘要幫忙儿嗎?’對方就充滿怀疑地看著你,心說‘這小子指不定想怎么騙我錢呢’。”

張璐笑了,說“我想起一件事儿。今年夏天我在前門那儿,看几個外地模樣的人在看地圖,我就過去問‘你們去哪’?他們看了我一眼沒人說話,等我走過去了,听見一個人跟另外的人說,‘不知道她是跑哪趟線的’。”

“拿你當旅游車導游了,是吧?”我也笑了笑說,“其實,歐洲人整體道德比較好是因為那里的人還保留著對神的信仰。一個人只要相信有神的存在,他知道做坏事逃不過神的眼睛,神會懲罰他,他就不敢做坏事了。中國人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不相信神,他覺得他做了坏事只要沒被警察抓住就行,他就可以隨意做坏事。其實神是真實存在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而且人是不止這一生的,有的做了坏事那真是要吃很多苦去償還的,甚至下輩子轉生后都一直過苦日子,受气,沒錢,多災多病的。”

(待續)

轉自﹕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