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口萎縮 出口增長放緩 經濟前景黯淡

人氣 1128

【大紀元2023年05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導)中共海關總署週二(5月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以美元計(以下同),今年4月進口大幅收縮,同比下降7.9%,而出口增長放緩。這些數據突顯國內需求疲軟,給本已在全球增長降溫中掙扎的中國經濟帶來巨大壓力。

中共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出口同比增長8.5%,遠低於3月份的14.8%。路透社說,4月份的貿易數據表明,中國經濟要恢復新冠病毒(中共病毒)大流行前的勢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累計數據方面,今年前4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1.9%,其中,出口增長2.5%,進口下降7.3%。

路透社報導,「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經濟學家徐天辰(Xu Tianchen,音譯)表示,人們在今年年初的時候認為,重新開放後進口將輕鬆超過2022年的水平,但事實並非如此。

4月份貿易流量的急劇惡化只會再次引發人們對外部需求狀況和國內經濟面臨風險的擔憂,尤其是考慮到去年同期的脆弱復甦,當時中國的COVID-19限制措施嚴重擾亂了進出境運輸。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中國經濟學家黃子春(Zichun Huang,音譯)在一份報告中告訴客戶,「鑒於外部需求前景黯淡,我們認為(中國)出口在今年晚些時候觸底之前,將進一步下滑。」

彭博社說,4月份中國進口急劇下降打擊了市場情緒,這表明經濟從疫情後復甦並不像許多人以為的那樣強勁。恆生指數週一下跌超過2%。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8日承認,中國經濟恢復中,需求依然不足,內生動力還不強,經濟轉型升級面臨新的阻力。

《華爾街日報》說,許多經濟學家對於消費主導的復甦是否可持續懷有疑問。中國的失業率居高不下,年輕人的失業問題尤為突出,而高儲蓄水平表明家庭心態謹慎,不願意過早過多消費。

《金融時報》報導,高通公司首席執行官克里斯蒂安諾‧雷諾‧阿蒙(Cristiano Renno Amon)上週三(5月3日)對分析師說:「總體預期是,在重新開放後,中國市場將反彈。但我們還沒有看到這些跡象。」

中共官方最近公布的4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顯示,新出口訂單大幅收縮,製造業活動萎縮,突顯出中共決策者在復甦經濟方面所面臨的挑戰。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專家:中共戰狼外交 引西方聯合管控「風險」
分析:中共懼怕垮台 或致中國與西方隔絕
中國樓市小陽春轉冷 購房者趨於持幣觀望
進口牛肉衝擊市場 大陸牛肉價格大跳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