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名人

唐代歷史人物:吳道子

【大紀元訊】吳道子(680-759年),玄宗賜名道,河南陽翟(今禹州市)人,唐代第一大畫家。開元年間,玄宗知其名,召入宮中,讓其教內宮子弟學畫,因封內教博士;後又教玄宗的哥哥寧王學畫,遂晉升為寧王友,從五品。唐宣宗(847年)被推崇為「畫聖”,民間畫塑匠人稱他為「祖師”,道教中人更呼之為「吳道真君」、「吳真人」。蘇東坡在《書吳道子畫後》一文中說:「詩至於杜子美(杜甫),文之於韓退之(韓愈),書至於顏魯公(顏真卿),畫至於吳道子,而古今之變,天下能事畢矣!」一代宗師,千古流傳。

  

吳道子是一位全能畫家,人物、鬼神、山水、樓閣、花木、鳥獸無所不能,無所不精。開元.天寶年間正是吳道子繪畫創作的極盛時期。這時他僅在洛陽,長安兩京寺廟就留下壁畫三百多壁,此外還來有大量卷軸畫。據宋徽宗趙佶親自主持編纂的《宣和畫譜》載,時間過了幾百年,到宋代宣和年間(1119--1125年),宮廷中還收藏有吳道子的卷軸畫93件。目前所懼到的畫跡、碑刻、畫目以及關乎吳道子的畫詩畫跋、口傳畫跡、海外存跡等還有391件。公認的吳畫代表作品是《天王送子圖》、《八七神仙捲》、《孔子行教像》、《菩薩》、《鬼伯》等。現存壁畫真跡有《雲行雨施》、《萬國咸寧》等。現在台灣的《寶積賓伽羅佛像》、《關公像》、《百子圖》等。還有一些真跡摹製品,如《吳道子貝葉如來畫》(七幅)、《少林觀音》、《大雄真聖像》等。海外存跡有流入德國的《道子墨寶》50幅,流入日本的《溪谷圖》等6幅。吳道子一生雖然創作了許多作品,但真跡流傳下來的很少。原因一是毀於兵亂水火。比如天寶末年的安史之亂。二是佛寺的毀壞,因爲吳道子的畫大部是畫在寺廟牆上的壁畫。

──轉自《國學網絡》(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