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五千年

商周的文化

甲骨文與青銅器

商朝崇尚白色,相信神靈,貴族中事無巨細都要占卜,占卜的過程和結果刻在龜甲或獸骨上,這種刻辭稱為卜辭;後世把這種文字稱為甲骨文。據出土文物統計甲骨文使用的單字近4500個,並基本上包括了現代漢字的結構。 除了甲骨文之外,還發現了金文、陶文、簡冊和帛書等,所以周人說「唯殷先人,有冊有典」。殷是指商朝國都,代表商朝。

從出土文物中發現,商朝不但有造型雄渾優美的青銅器,打磨光亮圓潤的骨玉石器,胎質細膩潔白的敷釉陶器,還有漂亮的漆器和絲織物。器物上的紋飾流暢清晰,有雲雷紋、夔紋、獸紋和花鳥紋等。

「司母戊」大方鼎是中國現存的最重的先秦青銅鑄件,通體遍飾饕餮紋,形體雄偉,端莊厚重。「四羊方尊」的肩部有四條龍蟠繞飛舞,尊的腹部分別鑄有四隻大卷角羊,突出器外,羊的背部及胸部飾有魚鱗紋,兩隻前腿與尊的底部連鑄在一起並飾滿菱形花紋,此尊造型奇特,新穎壯觀,達到很高的藝術水平,所以青銅器成為商文化的象徵。

禮樂治國

相傳周朝的周公旦制禮作樂用以安邦治國。當時的「禮」包括宗法、政治典章制度及各種儀式;當時的「樂」按宮、商、角、徵、羽五音,含金(鐘)、石(磬)、土(塤)、革(鼓)、絲(琴瑟)、木(柷散)、匏(笙)、竹(簫)八類樂器,還有大型的宗教祭祀樂曲與舞蹈。但周朝後期,社會到了「禮崩樂壞」的局面。

(香港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