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長廊

中國傳統繪畫:國畫的花鳥畫基本畫法(四)

  沒骨畫法

  沒骨畫法是不用墨線鉤勒、直接以色彩繪畫物像的畫法。沒骨畫法相傳為北宋徐崇嗣所創,此後畫者極少,清初的惲壽平是復興此畫法的大師,影響近代甚大。

   沒骨畫法也以使用熟紙較恰當,因不用墨線,故以留白的「水線」來曲分前後葉或花瓣與花瓣之間的關係,有以白當黑的味道。沒骨畫法也可細分為幾種表現方式:

  第一種畫工細如雙鉤填彩法,只是略去雙鉤的墨線,靠色彩的層層加染而成。

  第二種畫法略為疏放稍帶寫意的筆意,直接以色彩點染,一次完成。

  第三種畫法是先工整色,未乾前以其它類似的色彩點染局部,類似破墨。因為使用熟紙,故產生半融合效果或略帶斑駁的色彩變化。

  一般而言,白描畫法、雙鉤填彩畫法與沒骨畫法機皆屬於工筆畫法的範疇,應注意其形態的完整與結構的清楚,初學者在畫前可先鉤一張同尺寸的速寫稿,置於畫紙下,則構圖、形狀有個依據,能專注色彩與運筆的趣味,無論以哪一種發方法畫花、葉,色彩皆要有濃淡的變化,一隻筆沾清水,以便分染。染完色彩,等待乾後再鉤勒葉筋、絲花或加畫花蕊,增補細部。

──轉自《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