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

【愛智與真理之路】「哲學」之用

哲學能做什麼呢?這是一般人常問的問題。或許有些人會認為讀「哲學」沒有多大的實際用處,例如:「讀哲學又不能當飯吃!」

現在,我們來談談讀哲學的「價值」在哪裡?首先我們要知道,哲學並不同於一般「技術性的學科」,例如:會計、化學、法律、醫學、工程學等。讀哲學的目的並不在培養我們什麼實際的技術,而是在幫我們建立一般「學科」的基礎。所以,就性質來說,哲學是一門「基礎之學」。

換句話說,哲學是一門建立基礎的學問,所以哲學會問的問題,都是一些「基礎」或「根本」的問題。例如: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根本問題是「我們為什麼活著?」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那已被習俗、社會、傳統所掩飾的面具後面,那個「真正的我」到底是誰?在人類歷史文明的定義下,什麼才是我們「活著的最好生活方式」呢?

所以說,讀哲學就是在培養我們「提出問題」的能力,或「思考的能力」、「判斷的能力」、「分析的能力」、「綜合的能力」……甚至能幫助我們對真理探索能力的訓練。因為,這些能力的培養,是沒有什麼「學科」分別的,更沒有知識的高低,或身分不同的差別。只要是人,就不免需要具備這些「基本基礎的能力」,幫助我們面對自己的人生,與生活的環境。而且這些「能力」的具備與否,甚至會關係到我們對人生的看法,及面對生活的態度,更重要的是在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在哪裡……。所以說,哲學這門探討「基礎」或「根本」的學科,實在不適合將它當作物質的「消耗品」看待,或用所謂「實用」的角度來衡量它的功能或價值。

總之,「知識」的學習,並不是只讀「哲學」就可以,重要的是如何找到我們生活的定位,建立自己面對人生的一套「基礎學問」。例如,「形上學」能幫助我們探討現象發生的背後根本的原因,了解人生活在天地之間的事實,找到「人」與「大自然」之間最和諧的關係。

「倫理學」所關注的論題,也就是所謂的「人際關係」,人和人如何相處的問題。因為,每個人都是一種「存在」的事實,彼此之間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由此關係出發,再問我們立身於社會之中,應有怎樣的關係、怎樣的分際。如此,每個人才會有比較「完整的人格」,而不會為了適應環境去扭曲自己,或傷害別人。

然而,所有「關係」的建立,都要從「認識自己」開始,先與自己建立良好的關係,才能和父母、兄弟姐妹,或朋友建立良好關係。換句話說,才有可能以同等的心胸去關懷別人。

古希臘的大哲學家蘇格拉底說「認識你自己」,或近代西方的哲學之父笛卡兒說「我思故我在」,都是在強調我們身而為人的主體性。所以說,讀哲學能做什麼呢?我們可以回答,讀哲學能幫助我們建立自己的理想,能引導我們認清現實,能給我們對更高境界的一種仰望之情。

因為哲學所揭示的理想,並非在對「現實」提出批評,不是盲目的反對「現實」,而是在超越「現實」,讓我們養成一種「觀看現實」的能力,它教我們看清真相、追根究底、窮本溯源,而不是把「哲學」淪為現實社會的操作工具。所以,「哲學」沒有現實世界的「現實」目的,但是它有能力去處理「現實」中的種種問題。@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