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散文

被遺忘的一畝田

這塊土地曾經有著阿丁伯的足跡、有他滴下的汗水、還有他辛勤耕種時的背影

隨著都市化的發展,鄉村的農田景觀漸漸消失;跟著產業轉型的腳步,很少有年輕人願意再下田耕作了,即使想耕作,也不一定有田種,阿丁伯家正是最明顯的例子,走過七十多個寒暑的阿丁伯,從年輕到老都以務農為業,一個人耕種數甲的田地,每天凌晨一、兩點,就要到田裡引水灌溉,午後還要頂著大太陽的熾熱,下田去除草、除蟲與施肥,到了接近傍晚時刻,還要急著採收成熟的作物去交賣,每天都忙得不亦樂乎,數十年如一日,直到近日,這樣的情形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巨變。

早在三年前,阿丁伯的家族決議要將祖產分割,兩年多來因為意見的紛歧,遲遲不能說服每個兄弟都點頭同意,歷經多時,這件事彷彿消失一般,已經從他們的腦海中淡忘了,當時,沒有人會去堅持土地一定要分割,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數甲的土地不但貧瘠,且位於地價低迷的農業區,即使分割了,每個兄弟所獲得的數分地變賣掉,也不過換得一、二十萬元而已,況且再經過繳納高額的遺產稅,淨值可能只剩十萬元不到。

「利」字當頭阻礙了這塊土地的分割,其他的兄弟對這塊土地興趣缺缺,只有阿丁伯對它情有獨鍾,每天與這塊土地朝夕相處,所投注的感情匪淺;直到今年的端午節前夕,都市計劃的變更,這塊土地一躍成為工業區用地,價值從一、兩百萬飆漲到幾近上億的價值,這一個巨變,讓其他幾個兄弟不得不對這塊土地另眼相待,土地分割的事又被重提,而且這一次為了他們口中口口聲聲的「公平」分割鬧得不可開支。

這塊土地屬長條狀,綿延近百公尺,地價隨著土地愈接近工業區核心愈益高漲,不論怎麼劃分都有歧見,分到較外圍者,因地價較低廉,理應分到較大片的土地,但是其他兄弟又怕如果有人出同樣的高價與其購買,那不是讓分到外圍者賺到了嗎,而對於分到裡面者,也存著相同的心態,歸咎於一個原因就是「自私」,每個人都怕別人分到的比自己多,哪怕只多個一分一毫,也一樣要計較到底。

最後兄弟們多數決議要將土地全部變賣掉,用賣得的價錢來平分,表面上看來是很公平,也很合乎情理,但是這樣做最傷心的應該是阿丁伯,數十年來與他相伴的這塊土地就要因為兄弟們對「金錢」的貪念而與他分離了,雖然阿丁伯也分到一千多萬元,但是縱使再多錢也喚不回他與這塊土地所結下的感情。以前,他常在想,這塊土地會陪伴他到人生的最後一刻,沒想到現在眼睜睜地看著這個夢想的幻滅。

對一位將走到人生盡頭的老年人,讓他遭遇到這樣不捨的事,或許真的會令人很氣憤;但是年邁的阿丁伯卻看得很開,他說:「反正田地賣了也好,以後我的兒子們要分財產時就不會碰到相同的問題了,錢分一分就了事了,不是嗎?」他這句話雖然說得很稀鬆平常,但是從他激昂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他對現今的社會充滿著無奈與感慨。

土地的變賣已過半年多,原本土地上綠油油的農作物已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興建中的工廠廠房;這塊土地曾經有著阿丁伯的足跡、有他滴下的汗水、還有他辛勤耕種時的背影,不過這一切,將會隨著歲月的經過,漸漸被遺忘,淹沒在時間的洪流裡,令人不勝唏噓。@(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