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地方產業》和美織仔 代工創生機

人氣: 58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9月1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蔡文正╱專題報導

「和美人、紡織線,七娘媽、捶心肝」,這首在彰化縣和美鎮曾流傳的歌謠,凸顯了民國60年代,和美鎮及鄰近伸港鄉等地方,曾有2000家以上紡織廠從事「和美織仔」的生產,當時每年紡織品的產值占全台5成以上,紡織廠數目與產值之多,連織女都會感到嫉妒,「和美織仔」之盛由此可見。

只是民國80年代後,因紡織廠大量外移或關廠,「和美織仔」進入寒冷的冬天,到了最近幾年,留存的紡織廠藉著「代工」,或轉型為多角化、專業化的工廠,才又讓「和美織仔」有了新的生機。

在和美鎮經營紡織廠超過30年的曾銀造指出,和美地區的紡織業興起可追溯到日據時代,當時日本發動戰爭,因恐各項物資缺乏而實施物資配給制度,紡織品即是受督管項目之一,不過,和美鎮有人以民生必需品之名,向當時統治的政府申請經營腳白布、魚網線、紗線、縫線等紡織業,奠定了和美鎮紡織業的根基。

台灣光復後,當地的紡織業持續擴充,且製成品的寬度由原先1尺2寸發展至2尺4寸、長度更達30碼,織品雖然仍依賴手工織造,但因技術純熟且品質好,銷售全台深受歡迎,「和美織仔」之名不脛而走。

曾銀造表示,「和美織仔」興起後,一度因中國上海、香港等地織品入侵而沒落,但在韓戰爆發後,美國金援台灣棉花,和美鎮的紡織業因大多使用木製織布機,無法獲得政府的配給,最後業者籌組「手紡織同業公會」積極爭取,才獲得政府核准供應棉紗,讓和美鎮的紡織業基礎更為厚實,「和美織仔」也得以再度出發。

曾銀造說,加上政府當時也實施代紡代織制度,在美國棉花支援,源源不斷的訂單和高利潤下,和美鎮的紡織業開始購買動力織布機從事生產,不但產能大增,也帶動鄰近的線西鄉、伸港鄉等地的紡織工業,尤其當時政府也實施4年經建計劃,對紡織工業除了補貼制度外,還有保護政策,加上無梭織布機、針織機及織帶機等陸續投入生產,產品五花八門,「和美織仔」的年產能高居全台2分之1,使「和美織仔」更是名聞遐邇。

曾銀造指出,民國70年後,受到國際紡織品入侵、國內廠商不當競爭,加上廠商的研發能力不足、設計缺乏創意,且勞動人口減少、土地取得、環保需求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廠商開始大量關廠或向外轉移尋求生機,在民國80年代以後,不僅小型工廠關門,就連一些老牌的工廠也因抵擋不了環境情勢的逆轉而關廠,讓「和美織仔」產業式微。

面對種種不利因素,讓大型紡織廠發生骨牌效應,開始大量關廠或歇業,這些大型紡織廠關廠後,業者除了將可用的機械設備轉移到中國、越南等地之外,也有人是充當廢鐵販售來減少損失,更多人是設法把廠房土地變更為建築用地,或者分隔區域出租給其他企業充當廠房,讓「和美織仔王國」幾乎全面崩盤。

曾銀造指出,面對環保標準大幅提高、勞動人口大減及貿易自由化等因素的衝擊,讓「和美織仔王國」美譽更被削弱,幸好,一些仍留存當地的小型紡織廠,憑藉著豐富經驗經營「代工業」,一些較具規模的廠商則採取策略聯盟,結合技術,建立一貫作業生產的能力,最近幾年商機已逐漸恢復。

另外,也有不少業者轉型為生產麻製品、鬆緊帶、化纖布、起毛布等專業事項,讓「和美織仔」盛名雖還無法回復到早年那般興盛,但至少不至於淪為明日黃花。

項全機械�織遍全球

記者蔡文正╱專題報導

彰化縣線西鄉項全機械公司是一家從紡織機製造擴充成專業編織機製造的工廠,該公司除了可應客戶需求製造一般紡織機械外,也自行研發出3百多種可編織不鏽鋼線、纖維線及銅線等材料的機械,且外銷到歐美各國都受到歡迎,讓台灣繼紡織品外銷傲視全球之後,紡織相關產業也再度揚眉於世界。

創立35年、以研發為重點的項全機械公司在彰濱工業區線西區內並非大型工廠,不過,該公司每年總營業額達1億5000萬元,在該工業區卻名列前茅。該公司董事長池錦祥表示,這與他們向來秉持高品質、信用佳、平實價格及完整售後服務來爭取客戶的認同有關。

樹德工專機械設計科畢業的池錦祥指出,他在紡織品外銷最旺盛期,紡織機械需求量大時,投入紡織機的製造,當時他即不斷利用自有專才,以開發新產品列為公司發展重點,此點,讓他奠下良好轉型基礎,民國70年代,紡織業走下坡、機械需求量銳減時,他立即轉型為以從事纖維線、尼龍線及棉紗線等為材質的編織機的製造。

紡織機與編織機的功能差別,在於成品的張力差別,因使用編織機的客戶群穩定,客戶對他們要求最多的項目是機械品質與技術提升,為此,他們只得不斷研發、創新產品的品質,結果也研發出可從事高低壓管、不鏽鋼線、鍍錫線、金蔥線的編織機,這些產品不但在國內獲得肯定,甚至銷往歐美、日本等國也獲得認同。

池錦祥指出,全球目前僅有他的公司及德國、西班牙等國有較大的編織機製造廠商,他們公司有逐漸超越西班牙工廠的趨勢,但他們不會因此而自滿,會持續創新產品及提高品質,讓台灣編織機能像紡織機械一樣揚名全球。

黃宗和轉製麻�編出坦途

記者蔡文正╱專題報導

彰化縣伸港鄉宗和紡織廠老闆黃宗和指出,紡織相關行業想在台灣生存,除了必須朝專業化、機械化及不斷研發創新外,最好能採取小量多樣化模式經營,以避免特定暢銷產品遭不肖廠商仿效提高產能後,很容易形成供過於求局面,這種情況很容易讓一家工廠發生「三代累積、一代虧空」的景況。

原本從事紡紗業的黃宗和,17年前即察覺到和美地區的紡織廠已開始外移,紡織業遲早會成為夕陽工業,而當時他因自己的子女年紀還小需要照顧,以致無法像其他工廠外移,他因此下定決心要進行企業的轉型,經過約3年的摸索,他選擇了非常冷門的麻製品生產行業,前幾年開發期非常辛苦,但打開名聲後,許多問題都迎刃而解。

黃宗和說,麻製品在紡纖業中屬於短纖,在外國被視為是上等、高級的成衣材料,但在台灣卻多數僅在殯葬禮儀中才被使用,他當時會選擇轉型從事麻製品生產,就是看中在台灣至少有特定族群會採購,不會因而斷送整個生計。

他的成品幾乎全以亞麻為主,亞麻的原料來自澳洲、中國黑龍江等地,從原料處理到成為可編織的短纖過程雖然與布匹相似,但因麻的張力遠低於一般長纖的絲或人造纖維等,編織過程中耗損程度較高,以致每碼的成本約比一般棉製品高出2.5倍,加上台灣人受到特有觀念影響,仍不習慣使用麻製品,目前他僅採取小量多樣化方式經營,且產品9成以上是外銷到歐美、日本等國家。

黃宗和指出,麻製品最大缺點是容易起皺紋,不過,經這幾年研發出棉麻、絲麻混合紗後,以麻布料製成復古風的衣服已逐漸被接受,尤其,最近他發現有人正利用白金鐵線混合麻紗製成布匹,這項研發如果成功,不但可改進麻製品容易起皺紋的缺點,還可讓衣服有絕對的可塑性,將讓麻製品有革命性的改變。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