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豐田村四十年 繁華到沒落

人氣 39
標籤:

【大紀元9月1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楊宜中╱專訪

曾進入礦坑採礦、在花蓮縣開過豐田玉石加工廠的姜錦源,看盡豐田玉石這四十年來的興衰,目前仍從事豐田玉的加工、銷售,可說是豐田玉這個領域裡的異數。

姜錦源說,民國五、六十年代,壽豐鄉豐田豐山、豐坪、豐裡三村從平靜的小村落,突然成了「全台最繁華的村落」。鼎盛時期,投入採礦的業者前後少說超過百家,加上潛入山區偷取豐田碎石者及往來商人,讓豐田三村擁有三十餘輛計程車供這些人招來喚去。

炸藥炸礦坑 如同豪賭

用炸藥炸礦坑採豐田玉石礦,讓姜錦源回味無窮。他說,剛開炸的礦坑一片煙霧瀰漫,礦工除了移除碎石,就是在找是否炸到了礦脈,那種豪賭一場的感覺,說不吸引人是假的。

不過,榮景背後,隱藏著許多問題。姜錦源說,首先是水漲船高的民生物價。當時公務人員的薪水在兩千元左右,豐田三村一碗雜菜麵要價三十五元,比當時台北市最貴的雜菜麵貴上五元。

儘管如此,民國六十年代初期,還是有人賣掉一甲地,換得約八十萬元到豐田山區租礦坑採豐田玉,並在兩個月內花光這些錢,但一塊像樣的豐田玉石也沒見到。據估計,投入採礦的業者成功機率是五五波。採玉夢碎,很多人窮困潦倒,終日買醉或流浪街頭。

民國七十年代,姜錦源租了一個礦坑,卻碰上豐田玉的沒落。此外,他說,豐田玉礦坑與台北縣許多煤礦礦坑幾乎相同,礦工有肺部積砂的職業病,老礦工的晚景大都淒涼,在「吸不到空氣」的痛苦中過日子。

花蓮縣壽豐鄉豐山村社區總體營造志工蔡萬益,指著當年開採豐田玉的礦坑口。(自由時報記者楊宜中攝)

豐田玉 象徵台灣人堅韌

姜錦源在豐山村還擁有一個小型家庭加工廠,是當地唯一豐田玉專門加工廠,他並在花蓮市石藝大街租了攤位,販售豐田玉石的各項加工品。他說,豐田玉或許被遺忘了,但懂得豐田玉的人,絕對會愛惜它,因為,被稱為「台灣玉」的豐田玉,質地就像台灣人一樣堅韌,不是其他玉石可以取代。

四座玉礦場 冀望重新開採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台灣玉近年雖然開採量減少,但學者預估至少還有五十年的開採量,因此花蓮有台灣玉礦脈的壽豐鄉豐田、萬榮鄉西林共四座礦場,目前都還持有礦權,業者看好中國觀光客的需求量,強調只待政府一開放,業者隨時可以重新開工採礦。

台灣玉礦層 僅低度、表面開採

父親是採礦礦工的蔡萬益說,在台灣玉開採末期,台大地質系教授譚立平曾在民國六十六年到豐田地區探勘礦脈,當時的探勘結果是,豐田地區台灣玉礦層至少有七層的結構,目前開採只動到表面的第一、二層,蘊藏的礦量足夠再採五十年。

他表示,目前花蓮豐田有理新、理建兩座礦場,另一處也有台灣玉礦脈的萬榮鄉西林村,則有天星、三益兩座礦場,目前都僅低度、表面開採,產量不多,業者評估台灣玉的價格有上漲空間,現今若貿然開採,只會造成損失。

雖然多年未大規模開採,礦場業者目前都仍保有台灣玉開採的礦權,蔡萬益表示,業者寄望開放中國觀光客來台的市場,以目前業者雖未大規模採礦,但以不能琢磨成寶石的台灣玉原石,所加工製成的中、大型「風景石」,長期以來都有買家持續訂購,因此只要開放中國觀光客來台,中國遊客的需求,應可再創台灣玉第二春。

豐田台灣玉文化館 規劃中

有鑑於豐田地區的台灣玉輝煌歷史,蔡萬益正與熱心民眾籌備成立「豐田台灣玉文化館」,去年已向文建會申請到「一鄉鎮一文化館」的規劃經費。此外,為了重振台灣玉在國內寶石消費市場的知名度,今年十月份即將舉辦的「二○○五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將展出系列的台灣玉的珠寶創作。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亞省班芙公園夢蓮湖 上榜世界最美湖泊
今夏去歐洲度假?加拿大發旅行警告
組圖:2024台北國際龍舟錦標賽集錦
山林森呼吸 漫步林業遺跡桃園東眼山步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