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族群和平的實踐者 卑南族大頭目馬智禮

人氣: 129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0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二十三日電)卑南族近代最傑出的人物首推台東初鹿部落的馬智禮,這位沒有原住民族血統的卑南族大頭目,憑藉智勇雙全的領導,不僅化解卑南族和布農族間兩百年的世仇,也成功阻止二二八事件波及台東縣。

馬智禮一身是膽,三十五歲前即獵得十三隻雲豹,成為卑南族八社共推的大頭目;一生致力於族群融合,避免族群衝突,被譽為原住民的永遠頭目。

馬智禮本姓朱,西元一八九0年四歲時,因福建故鄉發生大屠殺,隨著父親朱來盛從大陸福建避難來台,輾轉抵達後山台東,隱姓埋名,後來被初鹿社(現在的初鹿)卑南族人所收養,漢名也跟著改為「馬智禮」。

馬智禮雖然是漢人,但是天資聰穎,勤於學習,很快的融入卑南族的習俗,並訓練出一身是膽,以及高超狩獵技巧的卑南族特性,極獲部落長老賞識,二十五歲入贅初鹿社頭目家,二十八歲正式接掌初鹿社頭目。

當時卑南族和布農族為了獵場,戰事不斷,馬智禮接掌頭目後,一方面積極促進族群和諧,但也不忘生聚教訓隨時準備應戰,最後在他努力下,布農族和卑南族終於達成劃世紀的「和平」協議;這項簽署也間接化解日本政府和布農族間的衝突。

馬智禮的後裔馬來盛說,布農族在近代史上是一支剽悍無比,連日本人都畏懼三分的民族,他的祖父馬智禮憑藉著智慧和勇氣,終於和布農族化干戈為玉帛,這項成就,加上在族群內出類拔萃,創下狩獵十三隻雲豹的紀錄,因此獲得卑南族八社推崇為「卑南王」。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本宣布投降,國民政府的接收單位遲至十月才抵台北,這段時間台灣陷入無政府狀況,動亂四起,馬智禮立即將卑南族、布農族青年組成義勇隊,保護部落,等待新政府。同時接收日本軍隊撤退的繳械。

台灣光復初期,馬智禮就因為接受了日本軍隊這批武器,而被人向中央檢舉「擁槍自重」,與謝雪紅等人同列台灣省八大寇的第五名。

不過,二二八事件爆發後,證實馬智禮並非大寇,而是處處為族人安危和族群融合著想的出色頭目。

馬來盛表示,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爆發,三天後蔓延至台東,台東青年包圍縣長公館、車站等地,暴動一觸即發,馬智禮則下令卑南族不得輕舉妄動,並且安排當時的首任官派縣長謝真和二百多位政府官員,避難初鹿部落,而加以保護。

馬智禮又一方面親自到警察局,要求警方釋放在動亂中被捕的民眾,就這樣辛苦奔波,台東縣幸運的在二二八事件中未受到太大波及。

事件過後,馬智禮還陪著當時的國防部長白崇禧,全省來回奔波七次,化解原住民和國民政府軍之間的猜忌,使得國民政府不費一兵一卒,就安定了原住民的社會。

馬智禮婉謝國民政府的提拔,晚年隱居在初鹿龍過脈山區,並將心力全部投入在他的外孫馬來盛的教育上。

馬來盛說,他的外祖父大半輩子為追求族群和諧而努力,對這份理想他耳濡目染,也是相當珍惜,可是在有心人的操作下,族群對立越來越嚴重;對原住民而言,不管是三百年前、或是五、六十年前來台灣的,都是原住民的女婿,「大女婿和二女婿」有什麼好吵的,如果不愛這塊土地,那就回去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