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前中共高官 譴責當局新聞審查制度

標籤:

【大紀元2月15日訊】就中共當局關閉《中國青年報》的”冰點”周刊之事,一批中共前高級官員和學者猛烈抨擊了當局越來越嚴厲的新聞審查制度。13人就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在農曆新年前遭禁的事件發表聯合聲明,要求整頓中宣部,撤銷“閱評小組”,廢除一切惡性管制新聞的辦法,保障新聞媒體的職業權利,並表示只有集權制度才需要這種限制。

據BBC報道,在公開信上簽名的人不是一般的人。他們包括毛澤東的前任秘書李銳,《人民日報》前總編胡績偉以及前中共宣傳主管朱厚澤以及新華社前副社長李普。 以姓氏筆劃爲序的簽名者還包括江平、朱厚澤、何家棟、何方、邵燕祥、張思之、吳象、鍾沛璋、彭迪、以及戴煌等人。

他們說《冰點》周刊最近被封,使他們不得不站出來說話。《冰點》因發表官員腐敗和濫用權力的報道而聞名。

公開信還對共產黨統治者發出警告:剝奪公衆言論自由,使人不敢講真話,這只會爲中國的政治改革留下惡果。

聯合聲明說:” 2006 年1月 24日 ,《冰點》終被中宣部假手團中央的宣傳機關下令停刊整頓,這是中共新聞惡性管理制度長期作祟的集中爆發。這是中國新聞界的重大歷史性事件。”

聯合聲明還說: “歷史證明:只有極權制度需要新聞管制,妄想永遠把大衆蒙在鼓裏,貫徹愚民政策,圖謀”一言堂”萬壽無疆。

聯合聲明寫道:中宣部下屬的“閱評組”以“審”代“閱”,以“判”代“評”, 根本名不副實。他們爲了鉗制輿論,除了扣帽子、打棍子之外,竟發展到製造各類“黑名單”,暗中追查,待機而發,有時一個電話指示便完成了“執行”過程,使 對方失去了申辯的權利。他們的做法荒誕粗暴,全然不受法律約束。試看他們得勝之後,人們得到的卻只是輿論界盡失活氣,新聞業幾近枯萎。

美國之音報道,李銳說,中國的現實是,有憲法沒有憲政。1949年以後,歷次政治運動,一直到文革,都是一個人講話、一個人思想,其他所有人的聲音都封住了。誰要有正確的看法,這種正確的看法一出頭就被封殺了,或者在歷次政治運動中挨批判,挨整,很多人就被整死了。

他說,中宣部專門有這麽一批人查看各個地方的報刊,發現一點不對頭就封殺。現在所有的媒體,凡是有一點不同的聲音,或者認爲同“穩定”、同中共一些人的意見有出入,就把它封殺了。

李銳說,言論自由對於提高執政能力不可一日缺失。現在中國腐敗叢生,根本問題就在於不開放報禁、沒有言論自由、出版自由等。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道,前新華社副社長李普說,“冰點”只是近來中共控制媒體的其中一例:“現在這個當局啊,多數是在階級鬥爭爲綱的方針之下培養起來的,他們根本不懂得民主自由。因此他們一登上臺,自己有了權,自以爲了不起,可以隨意的整頓別人。這中宣部就是一個典型,所以我說要整頓中宣部啊。”

不過,李普說,他們短時間內對當局並不抱有希望:“我們這麽幾個人,發表一個聲明,提出一點意見,他就會怎麽樣?不一定。他(當局)是無知之徒,又是狂妄之極。我們當時說:讓非中宣部的人,知道這麽一件事,知道有這麽許多人不贊成他們這樣做法,指責他們這樣做。但是我希望境外的讀者,境外的特別是同行人知道中國的真相,給與支持。”

停刊原因

《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自1994年創刊以來,刊登了大量反應社會現實,關注底層民生和抨擊腐敗等醜惡現象的文章,深受讀者歡迎。

有傳聞說,”冰點”被停刊是因爲刊登了臺北前文化局長龍應台撰寫的文章,題目是,”你可能不瞭解臺灣”。文章中有一段話說,民主是一種生活方式。

但是,會惹惱中共宣傳部門的東西有很多,記者編輯稍不小心就會觸雷。”冰點”周刊主編李大同向BBC證實了這次停刊的直接原因。

他說,”他們使用的藉口是我們在1月11日發表中山大學教授袁偉時的文章。然後以這個爲理由讓冰點停刊。袁偉時教授的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中國的歷史教育問題,題目是”現代化與歷史教科書”。

文章說,中國發生反右、大躍進和文革這些災難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們是吃狼奶長大的”,而且現在的中國青少年還在繼續吃狼奶。

文章以鴉片戰爭爲例,批評中國的歷史教科書不顧歷史事實,閉口不談中國方面的責任,對中國人進行了仇視外來文化的教育。

“冰點”主編李大同指出,當局並沒有給出停刊整頓的期限。就在此前不久,大膽敢言的《新京報》總編輯楊斌被解除職務。最近發生的一系列中共政府控制媒體的事件顯示,新聞自由正在遭受又一輪寒流的襲擊。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北京公益時報主編因言論被解職
公益時報主編陳傑人發萬言書述免職原委
中國一網打盡 日媒體批箝制言論
蕭瀚:冰點事件評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