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北縣定古蹟淡水海關碼頭 亟待修復原貌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旭昇台北縣二十六日電)台北縣定古蹟淡水海關碼頭,是台灣第一個海關碼頭,且採用十九世紀的碼頭工法,以觀音石與唭哩岸石興建,具有當代土木工程的研究價值。但因海潮的沖刷與颱風襲擊,古蹟已經嚴重損壞。若不及時搶修,見證台灣開埠通商的碼頭,將消失殆盡。

淡水海關碼頭採用十九世紀的碼頭工法,以觀音石與唭哩岸石興建,具有當代土木工程的研究價值。但因海潮的沖刷與颱風襲擊,古蹟已嚴重損壞,亟待專家修復。//中央社

海關碼頭的歷史重要性,在於淡水開港通商後,開始邁入台灣歷史發展的重要一頁。目前海關碼頭由海軍海蛟第四中隊以及陸戰隊駐守,軍方受限經費並未積極管理維護,淡水古蹟博物館希望將管理權移轉給台北縣政府。

眼見碼頭的觀音石建材不斷傾倒,沈沒淡水河,博物館館長張寶釧心急的表示,淡水海關碼頭位於淡水鎮,縣政府理應對所有古蹟善盡管理維護與監督之責。

縣府目前推動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淡水紅毛城與周遭歷史建築群的整體規劃,若移轉給縣府,將由專業團隊修復後,規劃古蹟再利用,連結周邊的古蹟群,發展成完整的歷史區塊。如此,台灣推向世界文化遺產登錄的歷史、文化、建築才會更完整。

十九世紀初,中國大陸東南沿海一帶海盜猖獗,嚴重打擊海上貿易,也威脅台灣北部地區滬尾(今淡水)、雞籠(今基隆)、噶瑪蘭(今宜蘭)等地居民的身家安全。清朝政府決定在今日的海關碼頭成立滬尾水師守備營。西元一八五八年,清朝訂定「天津條約」,淡水被迫開港,為了統理繁雜關務,因此,在滬尾守備營駐紮地作為海關辦公場所。

隨後,淡水在北台茶葉貿易興盛時期,漸漸成為台灣最大的國際港口。直到日治初期,淡水還是全台總理關務的龍頭。一九四五年,日軍向同盟國投降,當年十月八日國軍台灣指揮所憲兵第四團,就是搭船由淡水海關碼頭登陸,這也是中國官兵踏上淡水鎮的開端。

海關碼頭是目前僅存的清朝碼頭,建築特色不論在碼頭石材砌造的高度、斜度,或是典型的交丁砌法,都具有當代土木工程歷史發展的研究價值。張寶釧表示,海關碼頭在經濟史與交通史都有重要地位。裡面有清朝磚造的洋樓,不同於傳統閩南式建築。還有日治時期的倉庫,曾經由國軍海光藝工隊使用。

因為軍事管制,所以碼頭蒙上神秘面紗。但遊客可以在對岸遠眺殘存的清代建造原型。不過,碼頭邊的石材,卻因颱風侵襲,海浪潮水的沖刷,整個崩塌傾倒,及基礎被淘空的情形相當嚴重。建材有的流失,有的沈入水中被潮汐帶走,如果再不搶修,古蹟就會在海浪拍打間消失殆盡。

張寶釧表示,如果軍方不重視古蹟損壞的嚴重性,將依照文化資產保存法處罰五十萬元以下罰款,且將按次連續處罰,以免損壞到不可修復的地步。

她認為,目前當地軍事利用價值低,應該移交管理權,縣政府將修復後規劃親水的水岸步道、自行車道,拆除圍牆、鋪上石板路、規劃展演場以及海軍劇團博物館,可以充分活化古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