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心理

闖禍孩子

  前幾個月,我從泰國買回來一尊玻璃佛像,也在她的不小心中損毀了。我當然知道她不是故意的,但老是那麼不小心,任誰也忍受不了啊!

  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她戒除這種「闖禍」的壞習慣?或者你能不能告訴我,孩子為什麼會如此?

★觀念交流道

  《湯姆歷險記》中的那個喜歡闖禍的主人翁湯姆,大概也是這個年紀吧。最近我看了另一部好書《奶奶》,故事敘述一位高齡的奶奶撫養孫子的成長經歷。那位愛搗蛋、常闖禍的主角卡爾,也只有五歲。為什麼五歲的孩子特別喜歡製造問題呢?

  其實,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三至六歲的孩子都如此,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一般來說,雖然已能生龍活虎的運動著,但是控制力仍然相當差,常常會闖禍。

  再加上這年紀的小孩特別好奇、衝動、勇敢、大膽、愛探索,那就更容易出事了。

  「禍不單行」,也是這年紀的特徵之一,有時候父母會發現,明明是早上出過的問題,他中午居然仍會重犯一次。令人扼腕的是,有些意外事件,還相當煩人!如燙傷、燒傷、觸電,即使因而受了傷,他依然會大膽也企圖二次嘗試。也許你會想:難不會他有點「阿達」?其實不然,也許他只想證實,上次為何會受傷而已。

  對於這些酷愛闖禍的孩子,將他關在家中,或一味的訓誡他:「那個不行摸!」「那個不准碰!」「那樣有危險!」其實是行不通的,或者有點因噎廢食,畢竟在你不注意之際,他們仍然會嘗試的。

  最佳的辦法是:積極訓練他的眼手協調,例如,堆積木、塑泥偶、捏陶土,或經常出去跑跑跳跳,讓孩子的大小肌肉早日發展完成,如此才能將意外災害減至最低。

  提供孩子「正確」的做事方法,也是積極可行的,例如,與孩子運動時,撥冗教他如何使用運動器材;端湯的時候,教他怎麼端才不會被燙倒;玩泥土時,則可告訴他,在什麼地方玩,或怎麼弄,較不會將它弄破;出入平交道,或斑馬線時,提醒他如何識別號誌燈。

  如想玩火、玩電、玩機器用品,則必須提醒他,只有父母在場時,才准動用,並且讓他明白這些東西會有什麼危險?

摘自: 游乾桂著作《別讓童心去流浪》一書@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