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和庄文史研究協會 為眷村文化做見證

人氣: 678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7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旭昇台北縣十三日電)以文史研究與田野調查為主的中和庄文史研究協會,今天舉行「眷村~即將消逝的名字」第二輯新書發表。蒐集老舊眷村的風情珍貴照片,透過口述歷史保存眷村文化,讓逐漸消失的眷村,停留在大時代的記憶中。

中和庄文史研究協會理事長黃政瑞表示,眷村生活在中和市的發展具有相當大的份量。幾十年來,傳統眷村的灰瓦竹籬,逐步被現代樓房所取代。我們所熟悉的「眷村文化」,也開始有了新時代的風情。

以往因為軍隊駐紮因素,中和擁有不少的眷村,更因為各種部隊不同屬性,展現眷村村名的不同風華。知名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李艷秋,出身連城路上的台貿一村,現在已經改建成國宅。

仍保留眷村風貌的安邦新村屬於國安局的眷村,目前仍有一百餘戶住家,是中和少數沒有改建的眷村。村內綠樹成蔭,是鬧區中珍貴的綠地。只是,因為空間與各種因素,居住的多屬於年紀大的長者。也有部分媒體人出身安邦新村。

包括四之八村、一江山戰役官兵居住的一江新村,都是老中和人的共同記憶。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屢次演講時就強調,他的第一個故鄉就是改制前的中和鄉。

在台灣多元的社會中,眷村及眷村人民的生活方式已形成了次文化,成為台灣歷史及台灣文化的一部分。

黃政瑞表示,中和是台北縣眷村最多的地方。即使今天老眷村多已經改建,但是,一棟棟寫著「某某新城」的建築,還是有著濃厚的眷村味。如同某些眷村第二代子弟說的,「眷村的人,一聞那味兒,就是知道是眷村子弟。」

中和市眷村有二十六處,民國四十年代,眷村人口甚至高於中和的本地人。當時,行政區為中和鄉。這些包括軍事眷村、國安宿舍、台北市警察局、以及位於連城路的公路二村。

有些眷村逐年合併與改建,例如,貿商五村、貿商六村、舊警信新村、九如新村等。至於位於中和與板橋交界的壽德新村,是民國五十三年興建,主要為了容納當時飽受大漢溪水患的板橋力行、篤行、文和、婦聯一村、婦聯二村等眷村居民。

壽德新村占地四點六公頃,是中和地區僅次於飛駝新村的第二大眷村,大部分住戶包括陸軍、國家安全局、軍情局、憲兵、警總等單位。目前,壽德新村已經改建大樓國宅,中和市副市長韓國瑜、前立委林正杰等人,就是出身壽德新村。

黃政瑞表示,「中和庄」在這樣一個歷史變革的關鍵點,以「田野調查」結合「口述歷史」的定位,翔實記載中和市各眷村生活,以及影像,希望保存這份中和的文化風情。

隨著當年大批眷村及駐軍進駐中和週邊地帶後,引進的大江南北美食匯聚一地,更讓中和形成了一個美食大都會。

中和市前市長呂芳煙與現任市長邱垂益也都參加新書發表會。呂芳煙是中華民國八二三戰役協會理事長。

邱垂益表示,老舊房舍可以改建,但深層文化不應割捨或遺忘。近年來中和各眷村的新建大樓工程,提供了新式國宅,大幅改善居住品質,同時也造成「眷村文化」的快速流失危機。

所幸,「中和庄」工作同仁的心血付出,投身地方文史保存,十多年來,蒐集出版的文獻,讓中和的文化更豐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