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1+1

認識「類諾瓦克病毒」

【大紀元1月12日訊】依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最新消息:

國內通報腹瀉病例數明顯有上升趨勢,已連續五週內接獲11件腹瀉群聚事件,其中7件證實為類諾瓦克病毒(Norovirus)感染,主要發生在人口密集機構,如,醫院病房、護理之家、老人之家等。為減少感染病毒的機會,呼籲民眾勤洗手、注意飲食及個人衛生。

一、類諾瓦克病毒(Norwalk-like virus)簡介:

1.病毒性腸胃道感染病毒,傳染力強。

2.好發於秋冬季節。

3.潛伏期:24到48小時。

4.傳播途徑:以手-糞-口傳染為主,其次是人與人接觸及污染之水質或食物。

5.症狀:腹瀉、嘔吐、腹痛、噁心、發燒與痙攣…等。

6.好發地區:人口密集機構,如,醫院、護理之家、老人之家、榮民之家、學校等。

二、建議感染管制措施:

1.隔離方式:腸胃道及接觸隔離

*排泄物要妥善處理避免污染水源:依感染性廢棄物處理,尿布需丟感

染性垃圾,其他如尿液、糞便,需使用高濃度漂白水(0.5 ﹪)靜置

30分鐘後,再倒入馬桶沖掉。

*處理疑似症狀個案時,所有人員一定要戴口罩、手套及隔離衣。

2.所有人員加強洗手,養成個人良好衛生習慣,避免病從口入:

财飯前、便後、手挖鼻孔後

财就診、探病、檢查完成,離開醫院時以及回到家

财上、下班前後

财照護病患前、後

财照護不同病患間

财接觸分泌物或排泄物後

3.食物充分煮熟,勿吃生冷或疑似被污染的食物。

4.生水藏有許多細菌,徹底煮沸飲用才安全。

5.注意居家環境衛生,垃圾桶加蓋,避免蚊蠅滋生。

6.居家環境維護,可使用低濃度漂白水(0.05%-0.06%)清潔消毒。

文/國軍桃園總醫院 張富美 感控師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