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序書摘

美國夢:舖了一輩子人行道

義大利有一句諺語:「成功有一百個父母,失敗就成為孤兒。」甘迺迪總統最喜歡引用這句話,但對絕大多數平民百姓來說,此話正是人生經驗談。台語俗語:「有現才有輪。」、「扶起不扶倒。」、「西瓜偎大邊。」都有異曲同工之妙,反正就是一句話,人生必須成功,失敗是痛苦之事,人切不可在失敗中自我折磨,一定要立志向上,忘記背後,邁向成功,獲得別人的尊敬與肯定。

但每個人的不同人生際遇卻告誡我們,失敗未必是壞事,失敗是經驗的累積,有了層層的失敗,才有成功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面對失敗時,你到底採取何種態度,是怨天尤人?是找理由藉口?是沉澱省思?抑或是屢敗屢戰?態度決定高度,性格決定命運,「失敗為成功之母」是有其人生哲理。

本「失敗萬歲」正是探討「失敗美學」的一流作品,作者史考特.桑迪基以歷史家方式切入十九世紀的美國社會經濟史,他從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出發,找出潛藏在史料堆中的「庶民史觀」,有系統地加以爬梳、歸納並建立一個解釋架構。

作者從金字塔底層找出不為人知的史科與故事,最後得出一個結論:資本主義的發展既要投機也要冒險,既有尊榮也有險惡,美國能成為今日超級強國,背後還有無數子民努力奮鬥而來;托克維爾以「野心」加以形容,韋伯用「清教徒倫理」予以闡釋,泰勒用「邊疆史觀」予以解讀,正因為有西奈沙漠的顛沛流離,才有迦南地牛奶與蜂蜜的生命源泉之湧出。

美國有華盛頓、傑佛遜等開國先賢建立願景與憲政架構,真正的試驗則是十九世紀中葉的南北戰爭,以及二十世紀中葉的黑人民權運動,面對「人類生而自由平等」理念的挑戰,林肯與馬丁路德金恩都乘勢而起,運天下於掌上,將願景化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本書作者提出「自由的寶藏,自由之新生,生活的競爭」做為美國人生活的三大目標,並以林肯的詰問做為主題:「為什麼在人生競爭裡,貧窮人家的孩子竟能和有錢人家的孩子平起平坐,甚至出類拔萃?」這就是美式生活的生命意義與基調。

CNN政論節目主持人賴瑞金(Larry King)曾說過一個故事,他的祖父是來自俄國的移民,祖父告訴他:在俄國的時候,大家傳聞美國遍地是黃金,連人行道都是用黃金舖的。等到祖父移民來美年老退休以後,才說出一句人生哲理:美國的人行道當然不是黃金舖的,只是用石頭舖的,而且他祖父還來美國舖了一輩子的人行道。這就是「美國夢」,每個人都要舖一輩子的人行道,有成功也有失敗,那些失敗者的血淚,才是造就美國的真正動力。

詩人惠特曼代表了典型的美國精神,他對失敗所做的注腳,還是真正的「美國夢」:「因為有憤怒、失去、野心、無知、無聊,你才能成就自己。」說得太好了!◇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