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序書摘

當講理無效時

遲早,你會面對講道理也沒用的時候。有時,他就是要為所欲為,不管你說什麼。這現象在青春期並不稀奇,但那若變成一種生活方式,可就不一樣了。

採取漸進的處理步驟

就像前面提到的,叛逆的孩子認為只要忽略你夠久,就可以打敗你。為了不落入許多父母都會掉入的陷阱,你必須採取下一個步驟。你會發現,除了什麼也不做之外,還有許多可以做的事。第一步是找個起點。

就心理層面而言,「好好的談一談」總是大家最常開始用的方法。這可以教孩子學會講理、合作決策的價值,同時等待觀察他的行為改變會產生的回饋。但是ODD孩子的心往往非常脆弱,表面上看來非常勇敢、強健,事實上,常無法接受別人給予的回饋。他們常自挖牆角,然後死不認錯。從他們的角度來看,只要你告訴他們什麼事做得不好,就好像徹底否定了他似的。這就是為什麼他拚死也要證明你說的不對。

在某些家庭中,說理無效就好像核彈爆發一樣,父母親開始過度反應,連大人的行為都開始變得非理性和情緒化,就跟ODD孩子一樣。不做反應縱然不好,過度反應也不恰當。

你最好心裡先有個譜,當說理沒用時,下一步該做什麼,然後接下來第三步、第四步……。每一步都比前一步再強烈一些,例如,在房間待上十五分鐘,就比不准用電話、騎腳踏車、見朋友來得溫和。

你最好先按順序把這些可以採取的步驟排列下來。先從最輕微的開始實施,到限制最多自由的處置。總會在這漸進步驟中的某一步,引起他的注意。

來一點小小的警告

當用說的無效時,下一步就是一點小小的警告,讓他知道他的不當行為是要付出代價的。當警告無效時,你就要採取行動策略了,如取消權利或限制自由,讓他開始在意。如果這還不見效,你就取消、拿走更多且更久。下面我們會仔細討論這個過程,同時我要再討論警告系統。適當的警告,等於給你的孩子足夠的回饋,讓他調整不當的行為。記住,當警告就有效時,不要處罰。

第一類型的警告,就是上面曾談到的,口頭上的警告。應該讓你的孩子知道,他令人困擾的行為是什麼,他將為這樣的行為付出什麼代價,而其替代的想法和行為是什麼。但口頭的警告對有些孩子是無效的,這時你就可以嘗試其他類型的警告了。以下介紹的方式較適合青春期前的孩子,對一般的青少年較派不上用場。對青少年而言,口頭的警告是很實際的策略,因為他們必須學會對口頭警告有所反應,否則,不會再有解釋或爭論,直接就處罰了。

不要太容易放棄

有的父母會發現,某些警告方式會有幾個星期或幾個月的有效期,然後就失效了。這在家中的行為回饋系統運用上,是常見的現象,不要擔心。只要這樣的情況發生,轉而使用其他方法,或是結合幾種方法一起使用就可以了。勇於嘗試,隨時修正,找出最適合你們家使用的方法。但記住,不要太容易放棄,無論你採取的是任何一種方法,剛開始的時候,你那叛逆的孩子一定會忽視你所做的,接著就是擊敗它。

常常,父母親在嘗試這些方法一個星期後,會帶著孩子回到我的診療室說:「沒有用。」我通常會建議,實施一個月之後再決定是否有效。請注意,如果你的孩子始終認為他可以擊敗你,那麼警告是不會有用的。只有在孩子相信他的不當行為真的會讓他付出代價時,警告才會有用。下面就列出一連串警告的程序。在實施之前,和你的孩子坐下來好好的討論,並且讓他知道你是認真的。

數三下給予警告

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數三下」。告訴你的孩子,每當他又做出不當的行為時,你會叫他看著你的眼睛,然後數「1」。

讓他知道,你要花一點時間和他討論他的行為了。但不要彼此爭辯,也不要談細節。告訴他如果這行為持續下去,幾分鐘後你會數「2」;再幾分鐘後,若他還是繼續,你會數「3」,然後他就出局了,處罰就要開始了。至於如何處罰,後面的章節會再討論。

這套做法最漂亮的地方,是讓父母避開爭辯,只要說一個字,卻是強而有力的訊息。當你說「1」時,是一個警告,提醒他放聰明點,否則會有不好的事發生。當你說「2」時,代表警告已快結束了。「3」所代表的意義就不用說了。和其他所有的方法一樣,從一數到三要有多快,經過嘗試,你會找到最適當的速度,而他願意接受警告的意願有多高是最主要的因素。◇

摘自《孩子,我陪你度過叛逆》 新手父母出版社 提供(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