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散文

走出習以為常的思維

引子:看了一則八名博士聯合與兩名心算神童比賽算數的新聞報導,頗有感慨。

8月23日台中市文化局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心算對抗聯合筆算與電算的活動,由中興大學、逢甲大學及台中教育大學的八名博士聯合對抗心算十四段合格的劉育名(十歲)與十二段合格的劉育臣(年僅八歲)。

首先三名博士使用計算機,與劉育名同樣計算一百二十個題目,包括三十題十個兩位數加減、三十題二位數乘以三位數及六十題四、五位數除以三位數,劉育名使用四分十七秒率先算完,算對一百一十五題 ; 三名博士合計只算對五十九題。

另外,由八名博士用筆算方式各計算十題,八歲的劉育臣心算一百二十題只使用五分四十二秒,也是率先算完,而且答對一百一十一題 ;同一時間內,八名博士總計僅僅算對三十五題。

————————————————————————————

人性的墮落 觀念的迷失

首先,令人不解的是這麼個企劃活動的真正用意何在?這到底該定位為文化性活動?是教育活動?是親子趣味活動?還是補習班機構的行銷推廣手法?

乍看來,八名博士的名銜就夠炫耀的了,似乎肯定都是才高八斗。博士、教授就真的樣樣都很行嗎?他們可精通於使用計算機和數學筆算?好像多少有些先入為主地設想兩名心算孩童就算再怎麼樣高竿,應該也不會是博士、教授們的對手的味道。果真如此,那又為什麼還安排以一對三、一對八的比賽呢?

其實,博士、教授,固然術有專精,往往他們甚至於只是專注於非常微小領域的研究而已,其他方方面面的知識、能力、技藝、數學演算、智能、記憶力等等卻可能相對的乏善可陳。「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孩童也不見得事事都不如成人或名人,何況還是天才神童呢。這”神童”-可是特殊的天賦,加上後天刻意的栽培調教,以及本身的努力以赴才能得來的。熟能生巧,心算是可以特透過專業訓練而達到一定效果的,但是,如果不是具有天生異稟,那又有幾個孩童能夠可以達到那麼高段的。

人為萬物之靈,人的原始本性是具有超能力的,電腦、科技永遠也不是人腦的對手,適度開發右腦是可以導引創造力、想像力、記憶力的,但是,前提是必須得身、心、靈均衡的發展,而不是椻苗助長地把寶貴幼苗的人腦給糟蹋了。

當人類沉迷在滿腦子現代科技日新月異的進步的思維裡,習以為常的觀念常常把社會百態看成是文明許多了,人們往往就是這麼容易地陷入似是而非或者積非成是的觀念的迷失陷阱裡。

宇宙間存在著善與惡、正與邪、佛性與魔性相生相剋並存的理,人性在後天環境的耳濡目染之下有消有長。放眼時下網路、電視、報紙、行銷推廣手法等大眾媒體充斥著層出不窮的變異文化,不斷地污染呑噬了人類原本純淨的思想,佛性漸消,魔性漸長,名、利、酒、氣、色、貪、賭、靡…等等不斷地滋長,人類的道德無形之中卻是不斷向下滑落了。

人們實在應該有所警惕、有所反思,看事情要點、線、面透徹,要明辨理性與感性、正與邪、善與惡,要本乎真、 善,順其自然,真正地活出真我,切莫故步自封地一再迷失在傳統或變異的框框裡,或者陷入「以偏概全」、模稜兩可的詭局裡而不能自拔。@*(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