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總理

一代反共領袖:邱吉爾(27)

【大紀元10月16日訊】然而在當時造成更大影響的是所謂的“塞德奈街的殺戮”。1911年1月,一夥據信是東歐革命黨人殘餘分子的人,搶劫了豪恩茲迪的一家珠寶店。他們在逃離現場時開槍打死了3名員警。後來警方在倫敦東區的塞德奈街上的一所房子中發現並包圍了他們。

邱吉爾在接到報告後,應要求派出了裝備步槍的軍隊,並親臨現場指揮。後來甚至還拖來了大炮。就在邱吉爾觀察這座被包圍的樓房時,有人拍攝了他的照片。在激烈的槍戰中,房子起了火,為了消防隊員的生命安全,邱吉爾同意了在場的高級警官的意見不准進行滅火行動。大火熄滅後在樓房中找出了兩具屍體。事後邱吉爾在現場的照片被廣泛刊載;新聞界對整個事件大肆渲染並對邱吉爾冷嘲熱諷。倫敦的影院也上映了關於這一事件的短紀錄片。

反對黨抓住機會對邱吉爾大加批評。保守黨領袖亞瑟‧巴爾弗諷刺道:“我知道這位攝影師正在幹什麼,但這位可敬的紳士又在幹什麼呢?”國王也不贊成邱吉爾的行為,要求內閣大臣個人不得參與這種戰鬥。連邱吉爾的副手、內政部次官查理斯‧馬斯特曼在事後也以不滿的口吻問他:“溫斯頓,你當時究竟在搞什麼名堂?”邱吉爾則不以為然地答道:“查理,不要想岔了,這是一種消遣。”

此後幾個月中,英國發生了一系列的罷工事件,邱吉爾仍然毫無顧忌地持強硬態度。他應利物浦市市長和警察局長之請,與陸軍部聯繫向該市派出了兩萬多名士兵,幫助鎮壓海員和碼頭工人的罷工。面對全國性的鐵路大罷工,邱吉爾通知各地方當局說:“原定的部隊徵用車輛需向民政當局申請的規定暫停執行”,軍隊現在被賦予了可以自行作出軍運決定的權力。在此問題上態度與邱吉爾大相徑庭的查理斯‧馬斯特曼後來曾私下指責邱吉爾“得意洋洋地邊看著英國地圖邊指揮部隊向前運動……,他在這方面的錯誤令人吃驚。他經常發佈殘害生命的野蠻公告。”而邱吉爾則指出,馬斯特曼身為內政部次官,他所關心的主要事情卻不是維護法律和秩序,而是幫助另兩名內閣成員,即約翰‧伯恩斯和勞合—喬治去尋找協調與和解的條件和時機。

罷工雖然經調解得以平息,但在此期間卻造成了一些傷亡。工黨領袖拉姆齊‧麥克唐納於1911年8月在下院對邱吉爾提出了嚴厲批評,他說:“如果內政大臣能夠很好地瞭解在危機時期應當如何對待群眾,很好瞭解公民自由是怎麼回事,較好地使用他內政大臣所擁有的權力,那麼我們的困難就會比近四五天來少得多。”但是邱吉爾的行動得到了國王和內閣的肯定和支持,國王在拍給邱吉爾的電報中說:“令人信服的是,你所採取的果敢行動使國家不同地區避免了生命財產的損失。”

與此同時,邱吉爾還關注著國內和國際上的各種事態的發展。他向首相提出忠告,力促對上院實行改革,以打破在憲法問題上出現的僵局。內閣經過激烈辯論,決定採取限制上院否決權這一政策,即請求國王作出保證,在必要時增封足夠數量的新貴族,以使上院不能行使否決權。這項政策得到了自由黨人和愛爾蘭人的廣泛支持,對上院形成了巨大的壓力,以致財政預算第二天轉到上院時,上院不得已表示了接受。

1910年5月,英王愛德華七世突然逝世,他的繼承人喬治五世成為新國王。在這種情勢下,兩大政黨都同意舉行一次憲政會議,就雙方之間存在的問題尋求一種妥協性的解決辦法,在勞合—喬治的倡議下,兩黨在為全面改革而實行聯合的目標下進行了令人注目的秘密協商。邱吉爾在其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於保守黨傑出的年輕律師F‧E‧史密斯是他的親密朋友,所以首先由他代表勞合—喬治與保守黨領袖進行了接觸,並爭取到史密斯和奧斯丁‧張伯倫的支持。但因為保守黨前任議會黨團領袖奇爾斯頓勳爵擔心此舉會導致保守黨的分裂,使保守黨領袖巴爾弗否定了勞合—喬治的倡議,憲政會議失敗了。

內閣為了取得對上院實行改革的授權,于同年11月宣佈解散議會,進行大選。邱吉爾在競選中再次應邀到全國各地發表演說。他抓住保守黨領袖巴爾弗為爭取工業發達的北部地區的選票而答應推遲提出關稅改革問題的策略,進行了措辭激烈的攻擊。

邱吉爾成了保守黨人政治上的一塊心病,保守黨人力圖將他擠出政治圈外。該黨最傑出的演說家,未來的保守黨領袖博納‧勞甚至向邱吉爾提出了挑戰,要求兩人達成一項君子協定,規定競選失敗者只能留在議會之外。幸好邱吉爾未答應他;因為競選結果出來後,邱吉爾在丹迪市再次當選,而博納‧勞則在曼徹斯特西北選區遭到失敗,由於沒有君子協定的約束,他才有可能很快轉移陣地重新獲得一個席位,並於1911年接替了巴爾弗保守黨領袖的位置。--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