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史

《貞觀政要》選讀(十 )

今天所選讀的古文是唐太宗與大臣們談論「封建」的事宜。現在人一看到「封建」這個詞,可能會馬上想到所謂的「封建迷信」這個詞組或認為「封建」就是指一個人的思想很迂腐、守舊等等。其實這是近代中國大陸在黨文化流毒影響下的一種變異用法,「封建」一詞在中國古代根本就沒有這些意思。

「封建」一詞的原意是:封邦建國。古代帝王把爵位、土地分賜給親戚或功臣,使之在該區域內建立邦國,這就叫「封建」。相傳黃帝為封建之始,至周朝制度始備。比如戰國(東周)時期的秦、齊、楚、燕、韓、魏、趙七國就是東周王朝下的七個諸侯國。這些諸侯國有各自的國王,且各諸侯國的法律也不盡相同。秦朝的時候,秦始皇廢除了封建制,改為中央集權統治,在全國設立郡縣,廢除諸侯而委派郡縣長官。漢朝時,漢高祖劉邦又沿襲周朝的封建制,分割天下,分封自己的子弟和功臣為諸侯王。

隋唐以後至清朝,歷朝歷代都沒有再實行封建制。因此,如果說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封建社會,那是漢朝及漢朝以前的朝代(其中還不包括秦朝)。實行什麼樣的社會制度並不是筆者選讀此篇古文想討論的話題;鑒於現代有很多人對「封建」一詞的原意不是很清楚,所以筆者才在文章的開頭予以說明。

對古文感興趣的朋友也許讀過或聽說過唐·柳宗元的《封建論》,其實貞觀時期禮部侍郎李百藥寫的《封建論》也相當精彩,由於篇幅太長,筆者只是選了其中的一段。

貞觀元年,太宗皇帝封中書令房玄齡為邗國公,兵部尚書杜如晦為蔡國公,吏部尚書長孫無忌為齊國公,都是第一等功臣,食邑實封一千三百戶。太宗的叔父淮南王李神通上奏說:「當初太上皇義旗剛舉的時候,我就率兵首先響應,如今房玄齡等舞文弄墨的人反而功居第一等,我心裡不服。」太宗說:「國家大事,就在於賞與罰。賞賜與功勞相符,沒有功勞的人就會自動退避;懲罰與罪行相當,作惡的人都會感到畏懼。由此可知,賞賜與懲罰不可以輕易施行。現在論功行賞,房玄齡等有運籌帷幄、用計謀安定社稷的功勞,就像漢代的蕭何,雖然沒有在戰場上廝殺的功勞,但他有指示行軍路線、判斷敵軍去向的功勞,所以功居第一。叔父是朝廷至親,確實不應該吝惜封賞,但也不可因私情隨便與功臣享受同樣的待遇啊!」因此,諸位功臣相互議論說:「陛下對待臣子極為公正,賞賜不偏袒他的親戚,我們還有什麼可說的呢。」當初,唐高祖按照宗室名籍,將自己的兄弟、侄兒、及他們二代、三代的孩童幾十人都封王。至此,太宗對大臣們說:「自從兩漢以來,皇帝只封兒子和兄弟為王。其他關係較疏遠的,除非像漢朝的劉賈、劉澤那樣有大功,其他的都不能封王。如果所有的親屬都封王,給他們很多勞力和僕役,就是加重百姓的勞苦來養活皇帝的親屬。」於是,宗室當中原先封為郡王而沒有功勞的,全部降為縣公。

貞觀十一年,禮部侍郎李百藥上奏疏反對世襲封爵這件事情:

自從陛下敬順太上皇的旨意,繼承帝位以來,一心致力於治理好國家,綜聚而考查歷代君主的治國得失。陛下的大德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對陛下的言行,我只能憑記憶,略陳梗概,其實又怎麼能夠完全說清呢?陛下對太上皇尊重及敬愛,勞而不倦,孝心比得上大舜;到內宮向太上皇請安,並親自為太上皇嘗試膳食,美德比得上文王。御史審案情況報告、刑部尚書上奏的刑獄奏疏,事無大小陛下都親自審察,有錯必糾,用斷腳趾的懲罰代替死刑。陛下的仁慈和惻隱之心,就如同大禹見到有人因罪受罰而痛心哭泣、引咎自責一樣,使活著的人和因罪而死的人都深深感動。

陛下發現臣下有錯就嚴肅指正,說話直率,而且又虛心接受別人的勸諫,不簡慢地位卑微或言語遲鈍的人,不拒絕平民百姓的意見,就像唐堯那樣虛心求諫。陛下弘揚名教,勉勵莘莘學子,既通過明經等考試選拔官員,同時還委任那些飽學鴻儒為卿相大臣,如同聖人那樣循循善誘。大臣們都認為皇宮裡悶熱潮濕,食宿有時不合意,請陛下於高處及明亮的地方,建造一座小閣樓,而陛下卻認為要耗費十戶人家的資產蓋樓實在可惜,竟婉拒了大臣們的好意,也不計較身受寒暑,安居於卑宮陋室。前幾年,因霜災造成糧食歉收,天下饑饉,喪亂又開始出現,糧倉空虛,陛下矜恤百姓,不斷的給予救濟,竟沒有一個百姓外出逃荒,而陛下卻吃著粗劣的飯菜,停止了歌舞娛樂活動,言語淒切,容貌消瘦。

周公旦因越裳國通過輾轉翻譯前來進貢而高興,大禹因西戎族前來歸附而自豪,而陛下每次見四方夷邦不遠萬里前來歸附,一定要退思反省,仔細考慮,深恐貪求遠方貢物而騷擾中原百姓,不憑借萬古的英名去換取一時的眾多寶物。陛下由於操勞國事,遊玩巡幸都一概免除,每天早晨上朝聽取大臣議論國事從不感到睏倦,聖明遍及萬物,廣佈仁德於天下。退朝之後,請名臣進宮討論政事得失,推心置腹,只論政事,不談其它。黃昏時分,一定讓有才學的人共享清閒,和他們一起談論典籍,或吟詩作賦,有時還談玄論道,樂而忘疲,中夜不寐。在這四個方面,超過了歷代聖明的國君,實在是有史以來,惟有陛下一人可以做到。如果將這些美德風化天下,昭示四方,臣相信在一年之內,定能遍佈天地之間。但目前淳樸的風氣依然受干擾阻礙,老百姓浮躁詭詐的惡習也沒有完全改變。這是由於積習已久,難以一下子轉變。請等到璞玉雕琢成器,淳樸的風氣改變了浮薄的習俗,刑罰擱置不用的教化開始實行,登泰山封禪的典禮完畢之後,再定封疆而治的制度,討論賞賜土地的事宜,也不算晚。《易經》上說:「天地盈虧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此消彼長,更何況人呢?」這話說的是多麼好呀!

太宗皇帝稱讚並採納了李百藥等大臣的諫言。於是終於撤銷了宗室及功臣世襲刺史的詔令。

評講:管理一個國家,要做到賞罰分明是很難的,太宗皇帝對其叔父李神通語重心長的講話,及糾正對那些皇親國戚過分的封賞,為什麼會讓滿朝的文武大臣們佩服呢?就是因為太宗沒有一點私心,而且為天下的百姓考慮,不想因為給那些皇親國戚過多的封賞而加重老百姓的負擔。一個國家的國君與大臣們如果都能做到無私,那麼這個國家的江山也一定是穩固的。正如有一句古詩寫的:「天家日月無私照,聖主山河不動搖。」

李百藥在奏疏中提到了「大禹泣辜」的故事。大禹出巡時看到有個人因犯罪而受罰,痛心哭泣並深深的引咎自責;大禹身邊的侍臣不理解,就問:「這個人因犯罪而受懲罰,陛下為什麼如此痛心呢?」大禹回答說:「堯、舜時期的老百姓,能跟君主同心同德;而現在我當了君王,卻沒能把老百姓教化好,百姓各有各的想法,因此我非常痛心。」大禹讓人立了一個牌子,上面寫道:「百姓有罪,是我的責任。」

「大禹泣辜」的故事被歷代賢明的君主視為典範。而太宗皇帝在看到萬國來朝,天下歸附時,還能夠退思反省,仔細考慮自己在政教上是否還有什麼缺失之處。從大禹及唐太宗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古代的聖王,在遇到事情的時候,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都能首先找自己的原因,找自己的不足之處,以期做的更好。聖王的美德值得我們稱讚和學習。

摘自 正見文章: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7/10/15/48855.html

(http://www.dajiyuan.com)